美国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网站5月13日文章,原题:为阻止新冷战,美国须与中国合作 近年来,中美两国的冲突和紧张愈演愈烈,而合作不断缩小。这让两国都付出了巨大代价,它导致了更大的冲突风险,毁掉了潜在的收益。尽管如此,华盛顿智库分析人士和美国政府内外的民族主义者及意识形态极端分子仍在鼓吹冷战政策。
美国和中国正经历变革性的力量转变,对东亚地区的力量平衡产生影响,促使战略竞争加剧。力量转变也助长了贸易紧张。但力量转变并不意味着不受控制的安全和经济竞争,也不排除在关系双边和全球利益的事务上共同合作。中国的缺点不能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失败和利益受损的借口。
美苏冷战是外交史上的一个反常现象。大国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政治对话、谈判和贸易依然存在——这才是几千年来的常态。但近年来,美中安全竞争已渗透到美国整个政策制定过程。特朗普政府的战略是造成这一趋势的重要原因,它损害了美国有赖于谈判与合作的广泛利益。
中美在抗击冠状病毒传播方面缺乏合作,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大流行。其实两国不乏合作的机会。首先,全球卫生领域突发事件不是零和的。美国诋毁中国在疫情中的作用来鼓动全球反华,既不能改变力量的转变,也无助于遏制病毒传播,反而会破坏能使经济成本和死亡人数降到最低的合作。其次,合作需要中国保持透明,以便尽早进行遏制疫情和治疗的科学合作。第三,美国必须重新建立与中国的高级专家对话,最大限度地开展合作,及时应对潜在的危机。最后,美国必须放弃单边主义,与中国合作,加强世界卫生组织在抗击全球性疾病方面的带头作用。
要实现美国的利益,就必须配备强有力的使馆人员。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的几十年里,由于管理共同利益需要广泛、定期的磋商与合作,美国驻华使馆人员不断增加。但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驻华使馆人员规模有所下降,使馆官员也越来越无所事事,因为美国政府认为对话与合作损害国家安全。这种评估是错误的,也是代价高昂的。
美国和中国注定是要竞争的。但两国并非必然开战,也不是注定要冷战。与美苏关系不同的是,中美两国并没有卷入意识形态的斗争。而且,崛起中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将自己孤立于全球经济秩序之外或试图颠覆全球经济秩序的革命性国家。这一点也与苏联不同。参与全球贸易秩序,促进了中国的崛起也带来了中美竞争,但同时为国际稳定做出了贡献,并创造了合作机会。美中两国将在必要的地方展开竞争,但也有机会在共同利益上进行合作。(作者罗伯特·罗斯,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