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陆峥嵘和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吴嘉敏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中新网上海3月1日电 (记者 许婧)《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3月1日正式实施。当天,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水野中心”)共建的长江口水生生物监测与保护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联合实验室成立后,将开展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系统调查与长期监测。根据长江口水域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监测工作的最新形势和具体需求,研究应用与示范各种生态友好型的现代化新型监测技术与装备,实现对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标志放流水生生物、重要水生经济生物与环境的长期连续的全天候自动监测,为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建立数据档案。
同时,将基于调查数据,开展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状况获知与评价、珍稀濒危水生动物(中华鲟、江豚等)和重要水生动物(刀鲚、凤鲚、鳗苗等)生活史及其资源评估、保护区成效与禁捕政策效果评价、长江口江海生态系统动力学、长江口水域生态健康指数建立与发布等方面开展科学与保护战略研究,发布年度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与保护科学研究报告。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陆峥嵘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是中国首部流域法律。此次联合实验室揭牌,是学习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共抓长江大保护、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具体行动,也是上海乡村振兴、都市农业发展、落实《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上海的水平和优势。
近年来,上海海洋大学与水野中心共同关注长江口中华鲟、长江江豚等水生生物及其生境保护工作,在水生生物与生境调查与监测、海洋牧场建设、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抢救救护、增殖放流、保育繁殖、科普宣教等方面进行了长期合作,引进了国际前沿监测标准化体系,自主研发研制了河口监测网、自容式水听器、便携式多功能监测浮标等多种声学监测设备,并创造性地构建了无人船水上综合监测平台,应用环境DNA技术监测长江口水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信息,在长江口水生野生生物保护、修复、科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长期合作与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经多方筹措,双方共同建立成立长江口水生生物监测与保护联合实验室(以下称“联合实验室”)。据水野中心主任顾士连介绍,联合实验室将聚焦长江口水域,以水生生物与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获取与分析评价、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掌握水生生物与环境监测方案设计、现代化监测技术集成、重要水生生物种类资源评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关键技术,争取在未来3年建设成为长江口水生生物与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完备、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全面深入、后备人才培养稳定输出的科教平台。
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吴嘉敏表示,与长野中心成立联合实验室是学校服务长江大保护的重要举措。上海海洋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努力为服务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