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被“判”出局,我们还差在哪?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吴正丹

国际滑联官方提供的图片中,图1,国际滑联称,绿色箭头指向的是正在比赛的加拿大运动员,红色箭头指的是干扰比赛的未比赛运动员。裁判据此判罚加拿大犯规,并取消加拿大比赛成绩。(图据央视微博)

在同一场比赛,韩国队也在比赛中出现了相同的情况。图2。绿色箭头指向的是韩国队正在比赛的运动员,红色箭头的韩国运动员正在等待接力,但是干扰了身后刚刚完成接力的意大利运动员。(图据央视微博)

据新华社2月21日报道,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A组决赛20日上演戏剧性一幕,第二和第三个冲过终点的中国队和加拿大队均被判犯规,成绩也被取消。韩国队员在交接棒时摔倒而把加拿大对手绊倒,但未被判犯的他们最终夺冠。

对这个结果,很多观众、记者和业内人士感到不解。连当事人——中、加两队的教练也是在找裁判长交流后才知道被判罚的原因。从这件引起舆论场沸沸扬扬的“裁判事件”中,我们又能读出什么呢?

“了解规则,是比赛的一部分”

正如新华社报道所指出的,尽管高偶然性和对抗性是短道的魅力之一,但连专业人士理解都不一致的规则很难说是好规则。国际滑联有义务对类似判罚进行澄清,一是让判罚的尺度和规则更透明,避免再次出现这种谁都“看不懂”的局面;二是必须让运动员清楚自己哪里犯规,在未来有的放矢。

不过,关于规则,仅仅向国际滑联要说法是远远不够的。在此次事件中,中国短道速滑奥运冠军、现任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滑联理事杨扬,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对于裁判规则的熟悉和了解,也是比赛的一部分”。的确,职业运动员决胜不止于更高更快更强,你必须更好地拿捏规则的边界、裁判的标准,这些功课做不到,就是要吃亏的。

说到裁判规则,中国人最熟悉的应该还是在乒乓球赛场。段子手说:乒乓球分为五个级别:简单、普通、困难、地狱和中国队。不过,作为业界翘楚,乒乓球运动的规范却不是中国说了算。从1998年至今,国际乒联对乒乓球规则的重大调整多达9项。平均两年就有一项改革措施出台,在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中均属罕见。当然,中国队太强,不通过规则修订限制“帝国绝凶虎和破坏龙”,以后谁都玩不起。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那些给中国乒乓球队包揽金牌制造困难的别国选手,不正是乒联新规则的受益者吗?规则对于竞技体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中国需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在这次短道速滑接力判罚事件中,有气愤的网友截下了赛后现场的一副画面:运动员冲刺后,多名裁判聚集在回放屏幕前探讨如何判罚。网友怒斥真该让这群裁判好好看看眼科,但这背后的问题更值得深思。在当今体坛,中国运动健儿的实力不可小觑,但中国裁判的身影却并不多见,在制定各项运动规则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中,中国官员的话语权也不高。当网友心疼中国体操、跳水、速滑选手多次无端被黑时,除了怒斥有违公平竞赛规则的当事人,我们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商业界有“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四流的企业卖苦力”的说法,放到竞技体育中也有几分道理。若是有志于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光靠运动员在国际体坛上闯出名堂还远远不够。许多外国的明星运动员退役后,都会加入奥委会以及各类国际单项体育协会。他们的存在,无疑为该国后辈运动员的成长有所助益。

在中国,我们的奥运冠军退役后有不少走到了银光幕前,从体育明星变成了娱乐明星。曾经带给他们荣誉的运动事业,成为了他们在综艺节目上展示的才艺。这未免有些大材小用。有人说,中国的职业运动员不少荒废了学业,退役后去做国际裁判、竞争国际组织官员有语言障碍。那么,像能用英文接受采访的姚明、李娜,能用英文发布得奖感言的张继科,希望他们可以考虑一下国际裁判这个职业。当中国可以在国际体坛成为规则制定、裁判者时,平昌冬奥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的事儿或许就会少多了。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