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楊舒怡)英國媒體17日報道,知名巧克力品牌吉百利的美國母公司被曝去年盈利1.77億英鎊(約合14.5億元人民幣),卻在英國巧妙免於繳納任何公司所得稅。
這一消息傳出後,不少人表示憤怒,指責英國稅制存在漏洞,導致大企業能夠“合法避稅”、小企業卻不得不承受重負。
2016年4月25日,億滋國際在印度安德拉邦建立新的巧克力生產廠。圖:新華/法新
善鑽漏洞
英國《每日郵報》17日報道,吉百利的美國母公司億滋國際2015年在英國銷售額達到17億英鎊(139.2億元人民幣),利潤為1.77億英鎊(14.5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照納稅標準,億滋國際當年應向英國稅務部門納稅3600萬英鎊(2.9億元人民幣)。
然而,憑藉著熟練掌握英國稅制,億滋國際2015年無需向英國稅務海關總署繳納任何稅款。例如,億滋國際通過重組資產和債務,以支付利息為由,可以享受免稅待遇;出售旗下咖啡部門等活動也得以免稅。
這並非吉百利首次被曝“合法逃避”公司所得稅。2014年,該企業也因未曾繳納公司所得稅而遭受輿論指責。
英國納稅人聯盟指出,這一情形令人注意到“我們這套極其複雜、令人暈頭轉向的稅制”。不少人批評,吉百利等大企業玩弄規則、合法避稅,卻讓千百個小企業承擔了納稅重擔。
呼籲改革
針對輿論指責,億滋國際英國分公司回應稱,這家企業已經遵守了“英國所有的稅法”。按照一名公司發言人的說法,“像所有跨國公司一樣,我們會根據所在國家的法律支付公司所得稅”。
英國政府曾於2012年考慮修改稅制,以便打擊大企業合法逃稅現象,但是後來考慮到維持英國市場的吸引力以及這些跨國企業仍能通過公司重組等手段實現避稅目的,放棄了相關改革。
英國反逃稅組織“稅收公正組織”成員約翰·克裡斯滕森認為:“我們應該尋求讓它們(意指大企業)像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那樣納稅。我們對大企業過於優待,對小企業卻毫不留情。這樣不正確,理應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
克裡斯滕森提議,英國稅務海關總署應該增加人力和資源部署,以便向大企業“重拳出擊”。
非議不斷
近來,蘋果、谷歌、亞馬遜、星巴克、臉書、麥當勞等多家跨國企業接連曝出避稅爭議,招致批評。
上個月,奧地利總理克利斯蒂安·克恩在一次訪談中說,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公司和咖啡連鎖企業星巴克各自在奧地利繳納的稅款“還不如一家香腸攤位多”。他還批評美國社交網站“臉書”和搜尋引擎穀歌在奧地利不繳納公司所得稅和廣告稅。
今年8月30日,歐盟委員會作出蘋果補稅裁決,要求愛爾蘭政府從美國蘋果公司補收稅款最高達130億歐元(963.8億元人民幣),具體金額由愛爾蘭決定。
此外,星巴克2015年被要求向荷蘭政府補繳3000萬歐元(2.22億元人民幣)稅款;義大利菲亞特汽車公司被要求向盧森堡政府補繳相近金額的稅款;歐盟今年1月要求比利時追繳至少35家企業的大約7億歐元(51.9億元人民幣)稅金。
2013年起,歐盟委員會負責競爭事務的委員瑪格麗特·韋斯塔格著手調查歐盟23個成員國大約1000家企業的繳稅情況。
(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