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關注FT出售交易?

FT中文網

text

【亞太日報訊】7月末,英國《金融時報》(FT)被英國培生集團以戲劇性的速度作價13億美元轉手給日經。這家創辦於1888年的橙粉色報紙兩年前剛剛盛大慶祝創刊125周年,而FT中文網也將要慶祝成立十周年,雖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出售的消息,但是真正到了這天也還是令人有些意外,更何況買家是一家日本企業。

(圖片來源於FT中文網)

誰才是FT的最好東家

但這則消息雖然有些出人意料,但細細琢磨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培生持有《金融時報》已經58年,是一家由建築起家隨後專注教育的公司,而《金融時報》則完成了全球化以及數字化的轉型。培生CEO曾在採訪中表示,出售FT並不是容易的決定,只是培生即將關注教育,比起日經恐怕不是FT最好的東家。

相比之下,日經作為一個媒體集團,成立時間早於FT12年,銷售額也幾乎是FT的5倍,但在數字化與全球化的程度上則還遠不及FT:目前日經訂戶超過316萬,但只有43萬電子訂戶,而FT72萬付費讀者中三分之二以上是電子訂戶。二者結合后的用戶數量將超過競爭對手,從商業角度上來講或許是一筆好買賣,英國《衛報》評論也認為這對於FT是一個好消息,但其最終的結果如何一切都要交由時間來驗證。

13億美元的收購價已經遠遠高於媒體同類的估值,《華盛頓郵報》成交價為2.5億美元,《商業週刊》等則更是遠低於FT。FT不是規模龐大公司,加上FT中文網,全球的採編不過500餘人。因此有FT高層戲言,每位編輯賣了240萬美元。

中國為何關注FT交易

不過,中國社交媒體對於這一消息的關注度之高則有些令人意外。也有人提出疑問,中國為什麼不買《金融時報》?被日經買了的《金融時報》還能看麼?而這些出人意料的關注點大部分都源自FT中文網的的訂閱用戶。

總結起來,中國關注FT交易的原因有以下兩點。首先,輿論氣候的變化使得官方媒體乃至市場化媒體都變得更為謹慎。即使曾經最善於為商業揭黑的《21世紀經濟報導》也陷入權力尋租。單純就商業變化而言,歐美新聞界的悲切感觸早於中國。

有位記者五六年前從倫敦來到中國,目睹各類新雜誌陸續出街,就曾感歎在西方傳統媒體已經處處面臨壓縮壓力,中國怎麼能一派欣欣向榮呢?但好景不長 2011年之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浪潮慢慢入侵,中國的傳統媒體如雪山崩盤一般全面崩塌。

其次,商業的變化使得傳統紙媒甚至傳統網路媒體等機構面臨衝擊,媒體人也面臨急需轉型的要求。中國傳統媒體的壓力,最初透過個人職業轉變逐步表現,特別是在2013年之後,整個行業陷入焦慮之中。媒體人聚會見面往往不再聊有何好文章,而是交流去向。

但這種人員變化在很大程度上被悲情化,事實上多數出走的媒體人情況並不差,尤其在中國創業浪潮背景下,大多數人繼續保持體面的生活,一部分人甚至實現了財務自由。在FT中文網的專欄作家之中,也不乏轉身創業的媒體人。有的在創業之餘,不時在專欄中抒發知識人對商業與資本的好奇、亢奮、甚至是有小小的恐懼,或壓抑不住的懷疑;有的放棄文字轉行經商,甚至表示更願意作為一個生意人不是文化人。

新聞業的未來

這其實引起一個更廣闊的問題,新聞業還有未來麼?嚴肅新聞業對於現代公民社會來說大有多大裨益?

回顧當年,默多克收購《華爾街日報》之時正是新聞正酣之際,FT首席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就認為不應該賣:“這個世界至少需要兩家受到尊重、編輯獨立、具有權威的英語商業報紙。一家太少了。沒有則會是個災難。偉大的報紙不只限於商業。它們提供具備可靠資訊的公共物品,而我們的知識密集型社會就依賴於這些可靠的資訊。競爭市場不會很好地提供公共物品。我們可能很快會發現這樣的市場會有多糟糕。”

最後,默多克還是買了《華爾街日報》,但是馬丁對於新聞業的判斷仍舊是有價值的,甚至也預言了當前的處境,畢竟人們無法單純依賴瘋狂點贊以及病毒行銷來獲得更好更多的理性判斷。即使在互聯網概念勃發的中國,就目前看來社交媒體興起其實解決了不少個人的轉型問題,但是對於機構的轉型問題則仍在探索。這一命題不但是新聞業的命題,更是有賴於技術與商業的合作,FT的收費策略探索目前也證明了市場對於高品質新聞的認可。

在一切變化的中國,有時候人們反而有些過於單純地期待不變的事物,這是一種寄託,也是一種想像。脆弱源自僵化,波動是反脆弱性的源泉。有人拒絕變化,有人忍受變化,有人奔向變化,而強者則引導變化。嚴肅新聞業不得不變化。當下的中國寫作,不應該背對著世界說世界愛聽的話,更應該面對世界說他們不愛聽的話——這或許比不上萌化你的貓咪得到的點贊多,但其價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