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block:開源硬件最近的風口是在線教育

36氪

text

Makeblock是一家硬件創業公司,他們生產模組化的機器人,讓用戶通過樂高積木的方式搭建自己的機器人並進行可視化編程。

和三個月前相比,Makeblock 取得了一些突破。他們在美國找到了一個線下渠道,拿到了 200 多萬美元的訂單。後者買下了一萬多套 Makeblock 的機器人,這筆訂單讓王建軍和他的團隊忙了三個多月。

開源硬件最近的風口是在線教育

Makeblock 目前最便宜的機器人賣 120 美元,只有兩種 DIY 方案。最貴的機器人要賣到 400 美元。王建軍坦然承認利潤率很高,“因為沒有對手,如果我們在國內賣的話肯定不會這麼貴。

那麼問題來了,在國內怎麼賣。國內用戶對價格更敏感,也更功利。王建軍思考的結果就是降低 DIY 色彩,推出一個開源機器人的成品玩具,直接面向 K12 教育市場銷售。目標使用者就是那些願意培養孩子在 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好奇心的 80 後、90 後父母。

一句話形容:

“就是老極客買給小極客的玩具

在王建軍看來,傳統的玩具,甚至是一些所謂的智能玩具,基本上就是一個下午就玩穿。而且 5 歲要買 5 歲的玩具,7 歲要買 7 歲的玩具,玩兒完就扔。但是開源硬件的想像力是無窮的,任何一個 LED 燈,一個感測器都可以被使用者自訂,機械結構也可以重新組合。這樣的話兒童會長時間保持對這台機器人的興趣。

硬件組裝——可視化編程——代碼編程——硬件 DIY。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迭代過程。在這個迭代過程中,在線教育需要貫穿始終。

不過王建軍是有很多親身體會的。在國內一些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已經開始有一些關於教育機器人的設想,有些學校幾年前就買了 Arduino 開發板。但是大多數公立學校還是很難切進去,一是思路沒跟上,二是他們的採購不是很市場化。“在我們看來如果需要運作,那麼還不如放棄好了,王建軍說。

Makeblock 基於 MIT 的 Scratch 平臺開發了自己可視化編程套件,而且他們正在製作自己的教學視頻。不過如果有在線教育平臺能夠容納足夠的同類用戶,那麼教育機器人就可以成為教育的內容得到更多人的認可。王建軍非常歡迎這種平臺的出現,也非常願意基於在線教育開發新的軟件平臺。

不過這個場景和價值鏈想要完全打通,Makeblock 還要做很多事情,比如移動端特別是 iPad 上的可視化編程套件,更便宜的入門級產品以及更穩定可靠的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