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深化改革“頂層設計師”身份漸顯

大公網

text

中國官方媒體6月13日首次披露習近平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身份主持會議的消息,有香港媒體解讀為這是習近平 “再添新職。6月19日大公網刊登了特約評論員陳國棟的文章,文章分析認為,這是較長時間以來外界的誤讀。以下為文章摘要:

在目前由總書記擔任組長或主席的多個機構當中,只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是新成立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則是由此前的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更名而來,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也是歷史久遠。

習近平循例接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

現在的財經小組,至少可以追溯到1979年成立的“國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它是當時的最高財經決策機構。1980年,國務院財經委改為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1987年以後,總書記擔任財經小組組長職務、總理任副組長成為慣例。此次官方在時隔近20年後首度披露該小組組長具體資訊,則可看作是自習近平擔任總書記以來,中國官方資訊更趨公開化。

其實,一直以來,習近平對經濟工作的介入就很深入、具體。習近平曾專門在地方召開過“經濟工作座談會,其本人對經濟工作的論述也非常豐富。在2013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對全年經濟工作進行總結,是其全面接掌對經濟工作總結權和評判權的標誌。

分析人士稱,發展經濟依舊是中國共產黨的中心工作,習近平循例擔任財經領導小組組長並不意外。習近平一手主導全面深化改革戰略,經濟改革則是各項改革的重點任務。習近平出任該小組組長,也印證了經濟改革將是遇到問題最多、觸動利益集團最直接最根本的領域。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統抓經濟工作不僅有利於提高決策效率,保證執行效果,同時也有利於衝破各種既有利益格局的禁錮和局限。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職位的責任意味遠大於權力意味。尤其在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各種矛盾錯綜複雜,最高領導人不可能置身事外,需要勇於擔當,攻堅克難。

另外,從中國的制度設計上來考量,設立財經領導小組正是“黨抓中心工作也即“党管經濟的具體要求和體現。國務院總理抓經濟則是“本職,若再擔任財經領導小組組長就顯得疊床架屋,沒有意義。

習近平深化改革“頂層設計師身份漸顯

十八大以來,深化改革成為新一屆中央高層的施政主軸。

  

經過近一年的調研、籌備,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繪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一改革藍圖,習近平以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身份,親自擔任文件起草組組長,歷時7個月,傾力構建出這一決定中國新一輪深化改革方向的綱領性檔。

熟知中國國情的人深知,當前中國的經濟體制仍然相當“糾結:一方面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轉軌期仍遠未結束,一些部門依然保留著計劃經濟時代特點;另一方面是一些官員依舊抱著過去十多年發展經濟的慣有思路,難以改變。這就決定了中國正在深化的經濟改革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因此,若沒有總書記的強力“操刀,經濟改革難於落實,難有推進,進而直接影響到其他領域的改革進程。

從目前所實施的經濟改革措施上也能發現,此前中國多年未有突破的“京津冀一體化,在習近平視察北京後取得突破性進展。據瞭解,京津冀一體化方案有望很快出臺。由此可見,在處理涉及到各方核心利益的棘手問題上,習作為總書記的政治影響力是最核心的因素。

分析人士還強調,中國的經濟改革除了“頂層設計,還需要由上至下的身體力行。改革開放前30年,中國之所以能夠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起來,依靠的正是鄧小平的超強政治影響力。鄧小平之所以能推動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取得極大成功,除了個人的遠見卓識之外,還因為鄧能以其一言九鼎的政治影響力確保改革進程不容阻斷。

習近平以最高領導人身份循例兼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再加上其國安委主席、中央網信領導小組組長等職務,使其不僅執掌了憲法賦予的最高國家權力,更為重要的是,直接掌管了政治、國家安全、外事、社會管理等重要領域,便於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大幅提升了複雜利益博弈格局下的權力運行效率,為深化改革進行更加高效的頂層設計。

至此,習近平作為中國新一輪深化改革“頂層設計師的形象漸趨清晰,影響力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