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韓方向中方禮兵交接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新華社記者姚琪琳攝。
亞太日報綜合報導,近日,韓國向中國移交了在抗美援朝戰爭(韓稱朝鮮戰爭)中陣亡的437名中國士兵遺骸。中國在瀋陽舉行了莊重的迎接儀式,中共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指出,“最可愛的人的英雄形象永遠留在人民心中。
這批烈士遺骸,將被安葬于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中國原計劃將遺骸安葬在原有墓區,但考慮到韓國對“抗美援朝這一可能引發誤解的說法心存忌諱,另外設立了新的墓區。的確,既然韓方表現出善意的人道主義精神,中國自然也會投桃報李,不去碰觸令對方難堪尷尬的痛處。這種相互尊重與理解,極具象徵意義。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稱, 東北亞複雜的地緣政治生態與迥異的意識形態,使得同屬於儒教和漢字文化圈的中日韓三國,關係變得相當詭異。 因為日本侵略亞洲的不堪歷史,日本同中韓至今難消歷史沉冤。因為朝鮮戰爭,半島南北至今分裂,而且使中美兩強深涉其中。戰爭讓中朝成了統一戰線,美韓則是聯手作戰;“冷戰讓美日韓形成同盟關係,中朝維繫了血盟關係。朝核危機,東北亞各國重新連橫合縱,中朝關係漸現裂痕,中韓1992年建交以來則關係日漸緊密,尤其是經貿關係,韓國對華依賴最重。在反對日本錯誤史觀及應對朝核危機層面,中韓具有最相近的立場。
報導稱,向前看還是向後看,一直是東北亞的困擾。 日本希望中韓兩國向前看,卻又一直把醜陋的侵略歷史或抹殺或遮掩甚至要漂白,讓中韓兩國難以承受。 在諸多重要外交場合,中韓領導人冷對日本領導人(安倍首相)。中國人同樣講求向前看的政治外交文化,但強調分清是非,厘清歷史脈絡,然後在求同存異的理性基礎,和現實主義的互利共贏架構下,打造面向未來的外交關係。
報導評論道,因為抗美援朝,中韓曾經長期隔膜,而且韓國成為美國最毗鄰中國的地緣政治朋友。韓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中國志願軍看作是北韓的幫兇和侵略者;但在中國人看來,中國卻是在進行著一場幫助鄰國抵抗美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戰爭是殘酷的,但又充滿現實主義的地緣功利,並伴隨著大國博弈。所以,因為意識形態和地緣戰略所發動的戰爭,正義與否的評價,最好留待歷史去作系統化研究。
現在,中國對抗美援朝的研究已經脫意識形態化,從歷史學家到戰略學者以及民間層面,人們開始以更為理性多元的立場去審視那場戰爭。甚至,人們有時會質疑那場戰爭中國是否應該參加。但歷史不能假設,現實卻能給予看似模糊但實際清晰的答案。就半島而言,南北分離的現實不僅是歷史的傷痛,也是現實的悲哀。就中國而言,那場戰爭讓中國犧牲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卻因為和美國打個平手,成就了中國的大國地位,為以後中美關係改善提供契機。不打不成交、弱國無外交,在利益至上的國際關係中,表現得至為彰顯。也因為那場戰爭,韓國雖然未能實現半島統一,卻成長為後起的發達國家,朝鮮則困守於意識形態的圍城,異化為靠核訛詐艱難生存的另類國家。因為那場戰爭,中美依然是東北亞維持地緣戰略平衡的主導因素。
因為中韓都能以理性的視野去審視歷史,才能擺脫歷史恩怨的負擔,輕裝上陣向前看。
報導評論道,東北亞並不太平,這一地區不僅籠罩著核危險的陰霾,也浮蕩著缺乏互信的危險空氣。中韓之間的移靈外交,給這一地區帶來了希望和願景。作為漢字文化圈國家,紓解歷史恩怨,構造互信關係,通過區域一體化來破解歷史和現實的結構性矛盾,是區域所有國家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