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6月8日電(記者韋慧)她關掉月收入過萬的服裝店,10年來義務照看留守兒童和孤兒;她挨個家訪,家中就是孩子的第二課堂;她對每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心情瞭如指掌,用心彌補他們在成長中缺失的愛……
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下各鎮路北村,46歲的王雪娟被幾十名孩子親切地稱作“王媽”。她的家是農村的一座4層小樓,有個小院。記者走進這個名叫“東籬之家”的留守兒童之家,40多名中小學生正坐在依著小樓一面墻、用鐵皮搭起來的大教室裏學習《弟子規》。
這些都是附近農村的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的孩子及孤兒。週末和假期他們都會準時來到“王媽”的家裏。王雪娟會準備好水果、牛奶等食品,羽毛球、象棋等文體用品,為他們做好午飯、晚飯,輔導作業,教授《弟子規》。
課餘時間,她會挨個聽孩子們聊上周在學校的表現及心理動向。“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故事,他們需要引導,需要有人愛。”王雪娟對孩子們的情況非常熟悉。
“周梓葉,奶奶反映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太多,晚上很晚才上床睡覺;顧璐意,這周考試成績不佳,回家被奶奶責罵後一直在生氣……”通過家訪,像這樣的內容她已經記錄了厚厚的多本筆記。
對“問題小孩”,她從未放棄。王佳松(化名)今年上小學4年級,一年前,他還是被同學們討厭和孤立的“搗蛋鬼”。因為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沒人管,他經常偷東西、打架。每次王雪娟上課,他都偷偷趴在窗戶外邊看。
“當初擔心他進來會影響別的同學就沒有特別關注。”王雪娟說,直到有一天在路上看見王佳松被爆竹炸成了大腫臉沒人管,她開始心疼。通過做其他孩子的思想工作,她把王佳松帶進了這個大集體。
她在家訪中了解到,王佳松從來沒有被人讚美過,沒有玩具、朋友,只有通過傷人的舉動來引起大家的關注。她開始挖掘王佳松的優點並給予鼓勵,引導他助人為樂。慢慢地,王佳鬆開始被同伴們喜歡,能安靜地坐在教室裏聽課,成績也提高了。
孩子們在學校被欺負,她作為“家長”去處理矛盾,讓別的同學知道這些留守兒童也是有人關心的;她還成了很多孩子的好“哥們”,化解他們和外地父母間的誤會。如今,她照顧過的小孩有些已經上了高中,讀了大學。她每年都能收到很多孩子們的來信。
在教育叛逆兒子的過程中,王雪娟深刻地體會到:“人們口中的壞孩子如果有人稍微引導,不僅可能避免更大的錯誤,甚至還能成才。”她想做一個引路人,沒想到10年來,成了這麼多留守兒童的“王媽”。由於全身心投入,從2004年開始,王雪娟關掉了月收入過萬的服裝店。3年前,她正式成立“東籬之家”。
每個月將近1000元的花費要投入到孩子們身上,再加上收留了幾名孤兒,為他們提供生活費,最難的時候王雪娟家裏沒有一粒米,銀行卡裏只剩600元。但她幾乎不接受任何捐助,她說:“這是我自己的選擇,不想因為生活艱難而向社會伸手。”她開始靠收農產品、賣保險來維持。兒子雖然已經大學畢業,但直到今年,她才將兒子大學的最後一筆學費繳清。
儘管這樣,王雪娟還是每年堅持節假日包粽子、買水果,帶著孩子們慰問孤寡老人,教育他們學會尊老愛幼。
不少人聽說王雪娟的故事,開始作為志願者義務幫忙,有大學生、文化館的館長、公安民警……這份愛在社會中傳遞。
有網友說:“不為名利,永遠向留守兒童敞開大門,孩子們自願叫出的‘王媽’就是對王雪娟最大的肯定。”也有網友認為:“人生的精彩,並不在於多大的壯舉和偉業,而往往體現在像王雪娟這樣平凡的崗位和平淡的日子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