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在蘋果於 2010 年收購 Siri 開發團隊後不久,兩位創始人 Dag Kittlaus 和 Adam Cheyer 就先後離開蘋果,加上另一位合伙人 Chris Brigham 組建了新的公司 Viv Labs。
最近,他們要發布新的人工智能助手了 Viv 了,產品還沒有面向普通用戶發布,但從目前已有的一些測試來看,Viv 在語義理解方面可能比 Siri 更好一些。
例如《華盛頓郵報》描述了 Viv 第一次實際測試,工程師對著手機上的 Viv 發出語音指令:“幫我從我辦公室附近的 Pizz’a Chicago 訂購一份披薩。”後,又增加了意大利辣香腸、芝士等配料,還將披薩的尺寸從中號改成了大號。
40 分鐘後,他們拿到了想要的披薩。曾經投資過 Siri 的投資人 Gary Morgenthaler 據說此前見過 Viv 的演示,表示“令人印像深刻”。
跟目前的 Siri 不同,他們希望用 Viv 理解人類比較復雜的語句(例如“請為我定一張去達拉斯的機票,它的座位是要連奧尼爾都能坐下的”),並且完成實際的工作,而非像現在的 Siri 一樣給出 iOS 系統或者網頁搜索結果。
換言之,你可以用 Viv 來叫 Uber、送花,而不用下載、打開手機上的其它應用。目前,Viv 已經接入了 50 個這樣的服務,Viv Labs 團隊將 Viv 開放給第三方應用,同時獲得這些應用的數據來給用戶提供這些服務。
其實 Viv 團隊最早也想把 Siri 做成 Viv 的樣子。
這要追溯到 2003 年開始的一項國防項目。收到國防部的委托,非盈利機構 SRI International 要組建一個 500 人的研究團隊,花上 5 年時間開發一個虛擬的個人助手。Adam Cheyer 是其中一位工程師,跟前摩托羅拉高管 Dag Kittlaus 是同事。
後來,Dag Kittlaus 說服 Adam Cheyer 將研發的技術做成了手機應用,並且靠一筆 2500 萬美元的融資,在 2007 年組建了 Siri 公司。2010 年,Siri 首次登上舞台,跟 42 家第三方服務商合作,使得 Siri 可以提供多種的服務,包括預定餐廳、搜索地圖等,聽上去跟 Viv 有點像?
只不過在蘋果控制下,整合到 iPhone 上的 Siri 的功能還是限制在簡單的手機功能和搜索上。創始人之一的 Dag Kittlaus 曾經在 2012 年撰文抱怨 Siri 性能太弱。
從左至右為 Adam Cheyer, Dag Kittlaus 和 Chris Brigham|圖片來自:Wired
但對於蘋果來說一個不太好的消息是,Viv 把 Siri 團隊三分之一的人都帶走了。
Viv Labs 現在共有 26 位員工,經過了兩輪融資拿到了 3000 萬美元,也決定不把新產品賣給新公司了。
Viv 團隊透露,他們可能的方向之一是物聯網設備,做進硬件設備裡為用戶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