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的两个不对等结束A股“通缩时代”

亚太日报

text

【APD自貿區研究院 楊釷】11月17日9點30分,滬港通在上交所和港交所同步開啟。業界談論較多的是兩地估值、風格轉換以及誰消誰漲。或許A股股民在游泳池裡遊得太久,以至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拋卻近期的股市效應和遠期的資本開放,滬港通真正影響到的是A股,將史無前例迎來全球範圍的低成本資金。A股的“通縮時代或因此舉徹底終結。

兩個不對等

對滬港通的操作,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早已陳明:

第一,投資於滬港通的資金封閉運行,不能洗錢也不能出境。中國內地投港股的錢只能以港股的形式存在;外國人投資A股的錢,只能以A股形式存在,不能進其他市場,包括房地產。

第二,滬港通的迴圈是人民幣迴圈。進來全是人民幣,出境也必須是人民幣,這也就使得人民幣從貿易結算貨幣真正變成了世界舞臺上一個大規模的投資貨幣。

根據滬港通安排,試點初期,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元,且每日額度設限(滬股通限額130億元、港股通限額105億元)。但後續雙方可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額度進行調整。

這個安排,可以說給滬港通消除了初期操作層面的bug和風險。萬事俱備很周全,細節不再表。

然而,滬港通表面上針對兩地,實際上卻存在兩個關鍵的不對等。

首先,客源不對等。香港是國際資本自由流動的地方,可以說是一個“過道。因此對香港開放,意味著對全球開放。對這一點,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已描述過:“透過香港交易所,上海股票市場基本上向全球開放,這因為全世界主要的證券公司,都已在香港交易所開設戶口,以後可以輕易為它們的海外客戶買賣A股。

打個比方:香港給上海開了個微信,好友只有一個;上海給香港開的則是微博,粉絲無上限。

其次,資金成本不對等。目前境內外資金成本大不同。國內的名義利率明顯高於香港,實際利率更甚。

也就是說,國內的A股此前面對的只是高利率成本的資金,而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成本遠為低廉的國際資本。

利率並不止對借貸市場產生影響,而是傳導到一切資金領域。基本原則是從低利率區往高利率區走。在A股被認為是一個資金市的時候,更應認清這一點。

或把A股推進“通脹時代

對於滬港通的“錢景,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沒有提及國際資本,而是針對國內的銀行、股市資金不對等,評價滬港通將帶來“世界最大規模資產的一次重新平衡。他預計國內22萬億美元的銀行資產將大規模地向資本市場轉移,其中的七八萬億美元可能會流入A股市場,使得A股市場的體量在未來五到十年獲得巨大增長。

《APD自貿區觀察》預測,滬港通極大可能成為一個杠杆,境外進入資金量未必太多,且受限額度。但趨勢必定內流,這股內流的推力帶來的效應將撬動境內更大規模資金進入股市。直至重新找到均衡。

就中期影響而言,至少在確定免稅的未來三年內,A股將迎來充裕的參與資金。只要基本面沒發生質的變化,A股將結束以往的“通縮時代,進入一個“通脹期。在過去這些年裡, A股相對於國內通脹的步伐是通縮的,尤其是仰望樓市鼻息。這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在中國境遇的寫照。這一次,獨享的低成本資金很有可能將讓A股過一把“通脹癮。

再遠一點看,滬港通帶來中期利好的同時,也應預見未來多空並存的世界。形勢好時它將助漲,形勢一旦有變,也將加倍助跌。例如做空港股的同時即可便利地做空A股。那時,更加決定去留的將是週邊資金成本和國內投資回報率。

方今資本興盛,但如香港金管局最近兩任總裁(任志剛、陳德霖)都一再強調的,金融體系的首要目的是資金融通,配合實體經濟運轉的需要。陳德霖在今年還曾提醒:“如果金融創新經不起嚴格風險管理及審慎監管要求的考驗,創新就只能為個別金融機構帶來短期收益,並不一定能為實體經濟帶來好處。

無論短期長期,滬港通的意義都不在於滬港兩地存量資金的流動,而是一段資本開放的前奏曲。/《APD自貿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