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沙特堪稱“中東穩定器”仍缺地區安全感

環球時報

text

【亞太日報訊】俄羅斯衛星網1月8日援引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消息稱,索馬里7日聲明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自3日起,已先後有五國宣佈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分別為沙特、巴林、蘇丹、吉布提及索馬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將與伊朗間的外交關係等級降低到外交臨時代辦等級。索馬里外交部7日聲明中說,伊朗駐索馬里所有外交人員及使館其他工作人員必須在72小時內離開索馬里。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是對伊朗不斷干涉索馬里內政做出的反應。

“沙特將加大對埃投資力度”“沙特將削減國民部分補貼”……進入2016年以來,圍繞沙特的新聞層出不窮。沙特無疑是“中東地區的穩定器”。儘管在中東國家中,沙特的面積和人口不是最大。沙特面積225萬平方公里,沒有阿爾及利亞大,人口3000多萬(沙特公民約占67%),也遠比埃及等國少,但沙特長期被一些地區國家看成是“老大哥”。其中原因,可從國際輿論特別是中東國家媒體的議論中找到部分答案。

沙:“沙特是中東地區的穩定器”

沙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東和平離不開沙特。沙特《阿拉伯新聞報》曾刊登《沙特是地區穩定器》一文,文章寫道:沙特不僅是地區穩定的宣導者,也是國際和平與繁榮的宣導者,沙特是聯合國以及許多地區組織的創始會員國。根據2015年《全球人道主義援助報告》顯示,沙特是地區最大、世界第六大人道主義援助捐助國。

5日在倫敦出版的《新阿拉伯人報》刊登卡塔爾政治分析家凱西姆的評論文章,稱“沙特是全世界遜尼派穆斯林的‘老大哥’,伊朗則是什葉派穆斯林的‘大本營’,兩個‘巨人’的對決將引發中東地區的‘政治地震’,現在可能僅僅是大戲開場前的‘序曲’”。文章還呼籲國際社會對海灣地區的“危險事態”進行干預,防止局勢失控。

在很多國家的外交年鑒中,1932年9月建立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國被介紹為“君主制王國,禁止政黨活動,無憲法,《古蘭經》和先知穆罕默德的聖訓是國家執法的依據”。沙特國王亦稱“兩個聖地(麥加和麥迪那)的僕人”。伊斯蘭教為沙特國教,人口中遜尼派占85%,什葉派占15%。眾所周知,沙特是海灣地區最大的勞務市場,約有800萬名外籍勞工在沙特工作,甚至有分析人士估算,還有200萬未註冊的外籍勞工。

憑藉豐富的石油儲量和產量,沙特在國際能源市場擁有極大的話語權,特別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等機構。第四次中東戰爭,沙特為首的阿拉伯產油國動用“石油武器”,通過石油提價、減產、禁運支持同以色列交戰的國家,展現了阿拉伯兄弟間的團結。因此,即使沙伊已斷交,但據伊朗《創造報》7日報導,伊朗外長在會晤前來斡旋的伊拉克外長後仍在指責沙特後稱,“沙特在伊斯蘭世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伊朗很尊重沙特並且希望同沙特保持良好的關係,熱烈歡迎以此為目的進行的各項合作”。伊朗多家媒體在強調“沙特近幾年一直處於同伊朗的毫無止境的競爭和敵對過程”時,也很看重沙特的“分量”。《伊朗報》6日引用伊朗石油部石油輸出國組織總負責人邁赫迪·阿斯利的話說,“沙特在石油輸出國組織裡有著最大的生產配額”,在穩定原油價格等方面起著很大作用,並對伊朗進行制衡。

美:沙特像平衡木上的體操運動員

在中東國家媒體上,呼籲沙伊雙方冷靜的聲音不少。約旦《觀點報》報導,沙特和伊朗都在避免軍事層面的直接衝突,雙方明白一旦衝突,將給地區帶來毀滅性的影響。一家名為《土耳其週刊》的雜誌稱,“沙特與伊朗互為鏡像”,在雙方政府都被指責表現過於軟弱時,只能通過唇槍舌劍贏得國內強硬派的支持。

美聯社在《沙特伊朗紛爭:各國如何站隊和原因》一文中列舉了沙特的支持者,包括巴林、蘇丹、阿聯酋、科威特和約旦等,這些國家都為遜尼派占主導的阿拉伯國家;中間派則為阿曼,其在地緣政治中一直採取較為溫和的立場。埃及《金字塔報》稱,沙特有權維護國家安全和法律尊嚴。阿聯酋《海灣時報》稱,沙特政府此次處決的還有遜尼派“極端分子”,這是沙特內政。而真主党資助的“燈塔電視臺”網站近日則稱,沙特處死什葉派宗教人士尼米爾“嚴重違背國際法”,違背了人權和自由的準則,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4日援引南佛羅里達大學教授莫森·米拉尼的話說,伊朗和沙特既非天然盟友亦非天敵,只是天然的競爭者,因為兩國都是主要產油國。據俄新社2015年12月17日報導,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專家庫茲涅佐夫表示,沙特組建伊斯蘭軍事反恐聯盟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行動,不用期待會出現顯著的軍事成果。巴勒斯坦“祖國新聞網”稱,利雅德渴望把握機會,它目前依然是阿拉伯地區最強有力的國家,並與阿聯酋等國有著密切合作,而卡塔爾和土耳其兩國因在國際政治上受挫,也希望與利雅德重新建立關係。

即使被卡塔爾政治分析家稱為多數阿拉伯國家“老大哥”的沙特,也面臨著一些全球性和地區性的難題。中東事務分析網站“Al-Monitor”近日刊文稱,沙特目前面臨著低油價、無休止的也門戰爭、來自各個方面的恐怖主義威脅和與地區競爭對手關係緊張等諸多問題。

澳大利亞“對話”網站1月4日刊登新英格蘭大學中東問題學者本·裡奇的文章稱,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內,沙特令許多爭取改革的人士充滿希望,儘管受到2011年中東其他國家動盪的影響,但沙特仍在繼續實行一定程度的溫和改革。2015年,沙特舉行的地方市政委員會選舉首次允許女性參選和投票。據《華盛頓郵報》1月4日報導,為應對挑戰,減少財政赤字,沙特已開始“節衣縮食”,宣佈將減少燃料補貼、增加電力稅收並提高水價。巴勒斯坦“祖國新聞網”認為,沙特能夠應對國內外的挑戰,但也強調“沙特極力想在這一地區烙下自身的印記”並不容易。

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大衛·伊格內修斯認為,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和地區環境中,沙特最需要的是安全感。伊格內修斯提到沙特焦慮的根源,如“伊斯蘭國”、葉門動盪以及讓人“無法信任的超級大國和保護者美國”。因此,“沙特除確保得到華盛頓的支持還不夠,為打擊境內外的極端主義,沙特還需要打造一個足夠自信的社會”。《華盛頓郵報》原發行人凱倫·艾略特·豪斯曾在2012年的著作中經常用“脆弱”一詞描述沙特,比如“觀察沙特就像觀看一位體操運動員以慢動作從平衡木上跳下。全世界都在屏住呼吸,看看沙特能不能如釘子般穩穩落地”。

俄:沙特早就不相信美國了

談論沙特以及中東局勢,繞不開美國。沙特《歐卡茲報》去年曾刊文分析“沙特和美國之間的戰略關係是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基礎上的”,即沙特向世界提供優質原油,美國需要維持地區穩定以保證能源供給充分、價格合理,然而雙方並沒有在這一概念上簽署任何雙邊協定,而且沙特並沒有得到美國在西歐、日本、韓國那樣的保護傘。在這種背景下,沙特開展“果斷風暴”軍事行動,出兵解決地區(葉門)的不穩定局勢,以此證明沙特有能力保衛自己,也有能力和阿拉伯盟友保衛阿拉伯世界,利雅德不再需要等待華盛頓來評判地區局勢,或者劃定阿拉伯人的安全範圍。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首席國家安全記者丹·德·魯斯5日撰文說,奧巴馬政府已經認定,與保護美沙兩國長達幾十年的同盟關係相比,保持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對美國利益以及總統的歷史遺產更重要。但奧巴馬政府此舉已引發沙特和其他海灣國家正被邊緣化的擔心,“由於感到美國已從其曾經一家獨大的中東地位中撤出,阿拉伯各國政府已開始考慮接受來自俄羅斯的友好姿態”。

俄羅斯《觀點報》1月4日報導,沙特未聽取自己最親近盟友美國的建議,堅持與伊朗斷交。俄羅斯中東研究所薩塔諾夫斯基表示,這一事件可能讓沙特與美國關係惡化。實際上,沙特早就不相信美國了。“沙特已看到,美國是如何出賣自己最親近的盟友,如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當美國與伊朗簽署核協議後,沙特對美國的疑心更重了。”

談及沙美關係,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以“最好的朋友?沙美關係新篇章”為題分析說:“如果美國不願意在中東地區扮演霸權角色的話,利雅德將不得不出手。”敘利亞《復興報》稱,敘利亞危機、葉門衝突等亂局正加劇著中東地區的碎片化。對美國而言,保證核心盟友以色列的安全是一道紅線,因此,讓中東主要國家內亂,維持地區有限度的動盪符合美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