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复产扩产,口罩市场供给将改善
2月2日,浙江省建德市,党员志愿者们在生产车间忙着整理包装口罩等工序,为阻击疫情献上一份力量。宁文武摄/光明图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人心。当前,我国口罩产能恢复情况如何?每天能生产多少只N95口罩?哪些防控物资非常紧缺?2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口罩是疫情防控的“标配”,当前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多生产一只口罩,百姓和医护人员就多一重保护。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介绍,目前,口罩产能恢复率为60%左右,我国每天的口罩产量超过1000万只。其中,过滤效率达到95%的N95医用防护口罩每天产能约60万只。工信部将全力做好口罩复产扩产工作,相信今后口罩生产企业复工率将明显提高,市场供给将有所改善。
“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口罩是不一样的。”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王伟表示,口罩生产原料主要是高熔指纤维聚丙烯,国内产能比较充足,2019年国内产量约90万吨。一吨原料可生产一次性外科口罩90万至100万只,而生产N95医用防护口罩只有20万到25万只。在重症监护病室之外,戴普通的医用防护口罩就可以解决问题,这相当于是对原料的一种合理利用,不进重症监护病室戴N95口罩是一种浪费。
消杀用品方面,王伟表示,总体上,84消毒液、手消液和75%医用酒精目前的供给能力完全可以满足需求。84消毒液的原料是次氯酸钠,按照一般含5%至6%计算,日需求100吨,而我国次氯酸钠日产能为1万吨左右,目前虽然复产率不是很高,但产量也能接近5000吨。随着企业逐渐复工,84消毒液能够满足医院和社会需求。目前,手消液每天产量已达140吨左右,库存还有200余吨,总体来说供应没有问题。医用酒精日产能407吨,复产率55%,而且在逐步提高。此外,我国还有乙醇生产企业可以生产95%以上含量的酒精,日产量900吨,能够保证医用酒精原料供应。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介绍,随着疫情持续,各地提出的重点物资需求主要包括医疗防护用品、消杀用品、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五大类100多个品种,需求量大,品种规格多。
“这些物资目前大体上分为三大类。”黄利斌说,第一类是非常紧缺的,主要是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等重点防护用品,截至2月1日,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已达2万件,比1月28日的0.87万件翻了一番多,生产量基本用于湖北特别是武汉地区,其他地区用的基本是库存;第二类是相对紧缺的物资,虽然短期内供需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但是通过生产企业加班加点,困难可以克服,比如负压救护车,近期可以完成国家下达的200台生产任务,除了武汉外,还可以兼顾其他地区的需求;第三类是可以尽保的,我国的消杀用品、体温检测仪等产能充足,生产供应可以满足基本需求。
黄利斌表示,工信部将加强动员部署和组织协调,动用中央储备来保证疫区需要,聚焦重点骨干企业产能挖掘,发挥好驻企特派员工作组的作用,全力协调解决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突出问题和困难,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物流运输、进口通关等问题,快速增加有效供给。同时,推动出口标准和中国标准的衔接,使符合欧盟标准、美国标准的出口产品能够在我国一些领域中使用,并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采购来解决国内需求。
(本报记者 刘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