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交界秘境“烤魚節”

新华社

text

在中國西南部貴州與廣西交界的崇山峻嶺中,生活著一群喜歡用節慶感恩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侗族村民,至今他們仍然保留已有上千年曆史的“種植一季稻、放養一批魚、飼養一群鴨的傳統農耕生產方式,傳承著這一農業文化的重要遺產。

近日,記者來到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在貫洞村見識了侗家人在稻田邊的田坎上慶祝“烤魚節,吃“轉轉飯。

走過一段錯落有致的彎曲梯田,在一片古樹掩映、田草叢生的山頂小壩地,記者看到3名侗族村民一邊拿著細長的竹筷手法靈活地翻騰著網格鐵架上的烤魚;一邊往焦黃的鯉魚身上撒鹽巴調味。一陣清風襲來,魚香瀰漫,令人垂涎欲滴。

“我和幾個親友在稻田裏捉了180多條鯉魚,如果不夠吃,我再去抓。39歲的侗族漢子陳祿卿說。

陳祿卿介紹說,每年穀雨時節的前後,侗鄉人開始把秧苗插進稻田,過段時間把魚苗也放進稻田,這些吃著稻花、蟲子、雜草的小魚遠離農藥化肥的“侵擾,半年多能長到四五兩重。

同時,魚在覓食的過程中,為稻田清除了蟲害和雜草,大大減少了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攪動土壤,無形中幫助稻田松了土,其糞便保養和育肥了地力。有些侗家人還在稻田裏放養鴨子,形成完整的“稻—魚—鴨共生系統。

據貫洞村村民介紹,每年穀雨節前夕,他們都會輪流邀請寨鄰親友吃烤魚,所以又稱吃“轉轉飯,此後便開始插秧,展開一年繁忙的農事活動。“吃烤魚,既表示插秧即將開始,又有祈求豐收的含義。貫洞村村支書羅先林說。

2011年,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2013年,入選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近年來,現代生活方式對中國不少地方的傳統農耕文化產生不小的衝擊。但70%以上的森林覆蓋率、良好的自然生態,讓當地侗鄉人一直在“稻魚共生的農耕文化中享受大自然的饋贈,依然延續著這一傳統。

羅先林告訴記者,以前的“烤魚節不僅吃魚,還吃天上的飛鳥,近年來,隨著村民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和生活水準的提高,烤魚節上的飛鳥已變成當地特有的小香豬。

“這幾年,村民通過種植沙田柚、枇杷、板栗等經濟作物,人均收入已達5000多元,部分村民還通過發展稻田養魚找到了增收致富的路徑。羅先林說。

據了解,從江縣世代居住著苗、侗、瑤等19個少數民族,其中侗族有13萬多人,除了“烤魚節,每年當地的侗族村民還會在相應節氣,舉辦祭薩(祖母)、丟尤尤、吹笙踩堂、鼓樓搶雞、吃相思、鬥牛等民俗節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