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讯】7月的东非海岸正逢雨季,印度洋上空风起云涌,空气中夹杂着海水潮湿的味道。记者前往肯尼亚拉穆群岛,重返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端,探索600年前郑和船队的足迹,寻访隐没在红树林里的中国后裔。
在拉穆三大岛之一的帕泰岛思域村,记者见到了一位头戴橄榄绿印花方巾的老婆婆,她皱纹堆积的脸庞呈现出浅褐色,明显不同于普通肯尼亚人黝黑锃亮的皮肤。她用手托起家中收藏的一个碗口已破损的青花瓷碗,用缓慢而清晰的斯瓦西里语说:“我是夏瑞福的母亲瓦玛卡·谢,我们是中国人的后代。”
夏瑞福和瓦玛卡据说是数百年前在拉穆岛附近倾覆的中国商船船员的后裔。
几百年过去了,世间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在东非拉穆群岛上,谢氏(Shee)一家依然延续着他们不同寻常的姓氏,与邻居们在与世隔绝的红树林中默默地繁衍生息,一代代传承着中国先人的血脉。
时光变迁,从尚家(Shanga)到思域(Siyu)
拉穆群岛位于肯尼亚东北部海域,是前往马林迪和蒙巴萨的必经之路,也是昔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非洲终点之一。群岛主要由拉穆、帕泰、曼达和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岛屿之间的运输方式是帆船和快艇,岛上则主要依靠毛驴。
从曼达岛的小码头出发,经过一段狭长的海峡,快艇停靠在帕泰岛古老的岸边。坑坑洼洼的土路旁是低矮的野草丛,形如伞盖的合欢树下,可以见到几座简陋的小木屋,雨水顺着屋顶茅草的缝隙流下,溅落在焦黄色的土地上。一头小毛驴垂首停在树下,雨滴落在它微微翘起的睫毛上。
根据1994年出版的《当中国称霸海上》一书,美国女作家李露晔在肯尼亚邂逅了一名黑人,自称是数百年前在帕泰岛附近倾覆的中国商船水手的后裔。1999年,《纽约时报》记者纪思道在亲身探访帕泰岛后撰文说,岛上居民流传着中国水手在船沉入附近海域后游泳到岛上并与当地人通婚的故事,很多当地人自称是中国人,他们的相貌明显带有亚裔祖先留下的特征。
如今,帕泰岛约有居民3000人,依然保留着相当原始的生活状态。根据当地传说,当年中国商船触礁沉没后,有20多名中国水手在帕泰岛尚家镇登陆,在斩杀一条巨蟒后,被当地居民所接纳,随后他们皈依伊斯兰教,与当地人通婚生子,繁衍至今。
这些中国水手的后裔被称为“瓦尚家人”,斯瓦西里语的意思是“来自尚家的人”。其中,“中国女孩”夏瑞福在经过DNA测试后,被认为是具有中国血统的肯尼亚人。2005年,夏瑞福得到中国政府的资助,赴南京学习中医,目前在攻读医学博士。
从思域村朝着印度洋方向走,穿过一片椰子林,来到一片红树林,记者下车换上了高筒胶皮雨鞋,因为去尚家废墟要经过一片沼泽地。
如今的尚家古镇,古树绿荫遮天,灌木野草丛生。1980年肯尼亚考古学家在这里临时开辟了一条小道,如今小道也布满了灌木和野草。沿着小道走,不时发现一片片珊瑚石残垣断壁掩映在拥有巨大树冠的古树下,一些断壁仍能看到当年的拱形窗户。在一堵断墙后,有一棵无数根小树干缠绕而成的直径足有4米左右的怪树,那苍劲、沧桑、苍老的树干上,是水泄不透的巨大的绿色树冠,密密麻麻的树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焕发出勃勃生机,似乎在提示着尚家镇昨日的辉煌。
拉穆博物馆馆长助理穆罕默德介绍说,尚家是帕泰岛上最古老的小镇,建于公元8世纪,15世纪中期被焚毁,人口最多的时候大约在两至三万人。后来由于战乱、疾病以及淡水匮乏,尚家镇人纷纷迁移到思域村。“Shanga”与“Siyu”两个发音和拼写都非常近似中文,但这两个城市在中国船员抵达这里之前已经存在很久,斯瓦西里语也没有确切的意思,是不是后来的命名也无从考证。
中肯联手,水陆考古并举
7月10日在肯尼亚拉穆博物馆拍摄的拉穆地区发现的中国瓷器展品
明初《郑和航海图》中曾出现东非海岸地区的“慢八撒”,也就是今天的海滨城市蒙巴萨。在以往肯尼亚沿海拉穆、马林迪、蒙巴萨等地遗址的考古工作中也均发现了中国瓷器。考古专家认为,这些文化遗存充分证明了中肯之间的贸易和文化往来曾相当频繁。
资料显示,考古人员在拉穆尚家镇、马林迪格迪城邦等遗址中发现了部分元末明初的瓷器和瓷片,包括龙泉窑瓷器、仿龙泉窑瓷器和青白瓷器等,还发掘出少量青花瓷。
201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及其周边水域、马林迪市及周边地区陆上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并且对以往肯沿海地区出土的中国文物进行研究。
据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威介绍,这次中肯联合考古项目分为水下和陆上两个部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与肯国家博物馆合作开展,属于援外项目,是商务部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将经济援助用于文化交流活动。
据介绍,水下考古队以肯尼亚沿海地区的拉穆群岛、马林迪为重点,对几处水下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并对拉穆群岛谢拉水下遗址和马林迪恩戈梅尼沉船遗址进行了发掘。
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考古专家通过2010年水下实地考察,在拉穆群岛海域获得4处水下遗存线索资料和3处滨海遗迹资料,采集了包括红陶罐、青花碗等陶器和瓷器。例如在谢拉遗址发现了一批具有阿拉伯和本地风格的陶罐,并出水了少量中国瓷器。这些遗存线索将是日后进一步物探调查和水下考古调查的重点工作区域。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滨海考古部主任雅瑟曼·侯赛因(AthmanHussein)表示,中肯联合考古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已于2010年顺利启动,第二阶段预计将对整艘沉船进行挖掘。“截至目前,我们已对30%的沉船遗址面积进行了挖掘搜索,发现了明朝钱币、一些瓷器和铁质工具,部分文物目前已被送往中国进行检验分析。”
侯赛因认为,第一阶段挖掘出的这些遗迹可以表明中国与肯尼亚沿海地区存在直接贸易联系。
史料记载,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命郑和率领庞大的240多艘海船、2.74万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一共远航7次,最远抵达非洲东岸,红海以及麦加。
拉穆博物馆馆长加勒加洛·拉希德·阿卜迪(GalgaloRashidAbdi)认为,如果有充足证据证明郑和船队在1490年葡萄牙人达·伽马之前就已来到东非群岛,这将是一个重大历史发现,意味着中国与肯尼亚的交往甚至早于葡萄牙人。
中国建港,东非最古老港口焕发生机
公元1414年前后,郑和率领船队第四次远赴西洋。这一次,船队抵达了位于东非海岸的麻林国,也就是如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地区。1415年,麻林国国王派使节随郑和船队访问中国,进献给中国皇帝一头长颈鹿作为礼物,被当时的中国人误认为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据说当郑和第一次把非洲长颈鹿带回国时,皇城内外“臣民集观,欣喜倍万”。
600年后的今天,肯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中非友谊有了更新更高的起点。
2013年3月,肯尼亚联合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启动了“拉穆港-南苏丹-埃塞俄比亚交通走廊”项目(简称“拉穆走廊”),项目以拉穆港为起点,包含铁路、公路、石油管线等诸多组成部分,总投资额约250亿美元,被认为是非洲国家独立以来的“非洲大陆最大工程”。拉穆港由肯尼亚交通部授权委托肯尼亚港务局进行招标及后续建设和运营管理,港口1~3号泊位将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承建。
建成后,以拉穆港为起点的“拉穆走廊”将发展成一条新的东非交通大动脉,同以蒙巴萨港为起点的“北部走廊”运输通道一起,共同加快肯尼亚的经济发展,同时促进埃塞、南苏丹、乌干达等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
届时,南苏丹将拥有一条石油出口的便利通道,有助于摆脱对苏丹港口及原油管道的依赖,减少两国摩擦,推动南北苏丹的和平发展;埃塞俄比亚还将增加一条新的物资进出口通道,加快埃塞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014年8月,在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拉穆港协议时,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表示,拉穆港项目表明政府继续将基础设施作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拉穆港三个泊位的启动将向我们的邻国传递一个强有力的信号,那就是肯尼亚致力于加快推动地区贸易和一体化进程。”
依据肯尼亚政府2030年远景规划,拉穆港年吞吐量3000万吨以上,岸线长5720米,最大吃水为18米,最大可靠泊10万载重吨的船舶。
肯尼亚港务局拉穆地区负责人阿里说,新建拉穆港将为该地区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带动经济发展,加快技术转移,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拉穆港将给这个古老地区带来巨变。”
阿卜迪认为,中国投资兴建港口将再次巩固两国一直以来的友好关系。“拉穆港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当地经济。港口建成后,将有更多的中国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拉穆岛将焕发新的生机。”
宁静安逸的拉穆古城对面,一辆辆大型推土机轰鸣着,工人们忙碌地搭建着港口营地,拉穆新港正在努力连通非洲与中国,再现昔日海上丝绸之路。
而此刻的帕泰岛思域村,“瓦尚家”老婆婆瓦玛卡·谢正与孩子们坐在一起,思念着她远在中国读书的女儿夏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