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悶 | 山水間  信念堅

亞太日報

text

文、圖|亞太日報特約記者李豫川(駐香港)

老段姓段名鐵,畫家,北京人,身材敦實,笑時眼睛眯成一條線。初識老段是在香港一位朋友的婚禮上。那天中途飄起小雨,眾人紛紛撐傘擋雨時,他卻樂呵呵地淋著雨,說要“享受海灣朦朧的韻致”。雖盛名在身,老段卻極為隨和,像鄰居家的老大爺。

蜀山雨絲千千墜,半入溪水半入雲

再次與老段相逢,已是初冬。我們受同一友人之邀前往天台山。一行人先在成都聚集,再驅車從成都出發,約一個小時到邛崍,再行一段盤山路進入天台山。一路細雨紛紛,而山中雨絲愈加綿密,已成雨霧,雲遮霧繞下的山林村舍,綽約脫俗,間或會出現一兩枝金黃的銀杏葉,隨風搖曳,透著絲絲秋的殘韻。

盛名在身勤奮如新人

看慣北方蕭瑟冬季,老段對天台山讚賞有加,認為天台山的氣質神秘空靈,充滿畫意,自己要“靜觀”,再用畫筆捕捉神韻,於是讓眾人玩去,無需管他。老段作畫非常嚴謹,每一筆都一絲不苟,細緻到一節樹枝、一棵草、一塊磚、一滴露珠。無論是在石橋上、小溪邊,他一坐就是一天。清晨眾人剛睡醒時,老段已經扛著大畫板出去采風了;我們凍得急不可耐地躲進賓館時,他卻能硬生生地在風裏站上半天,只為一副畫作。作為一個已經名利雙收的大畫家,老段作畫時的勤奮,依然如同充滿上進心的新人。

腳下溪水汩汩,不遠處便是古寺。老段在寫生

在山間寫生,老段一站就是數小時。作者觀摩老段作畫

一日,我隨老段在一間木板搭建的小飯館裏寫生。腳下溪水汩汩,不遠處的綠蔭中,朱紅色的古寺圍牆若隱若現。老闆娘為我們泡上茉莉花茶,臉上掛著憨笑的王老闆見是大畫家登門,歡喜地端出自家做的豆腐,讓我們嘗鮮。濛濛細雨中,濃濃茶香裏,我們作畫、飲茶、聊天,頗有禪意。我問老段為何鍾情山水,他說是受父親影響,幼時家住北京昌平南口,常到山裏玩耍,漸漸地就有了一個想法——“癡迷地想要表達山的美”。

老段如今四處遊山逛水,畫筆隨便一揮便坐收萬金,這讓我羡慕極了,開始對他長籲短歎自己小時未能堅持畫畫,錯失大好“前程”。老段瞪我一眼,“畫畫這條路,苦得很!”

畫了二十年卻須從頭來

老段憶起了恩師張仁芝。北京畫院著名山水畫家。張仁芝曾對他說,畫畫要下苦功、下笨功,太聰敏的人干不了,太笨拙的人干不成。頭次見面,張老師讓老段畫一百顆樹和一百顆石頭,畫好再來。於是,老段一頭扎進山裏,畫了足足兩年,終於攢齊一百顆樹和一百顆石頭,再訪張老師才得到名師的“指點迷津”。

段老師作品《北戴河勝境圖》,現懸掛於毛主席紀念堂貴賓廳

1989年,老段的作品入選全國美展,開始小有名氣,他有些飄飄然。幸而結緣中國美院教授崔曉東,並成為其學生。老段崇拜崔曉東,因為他看不出他畫中的門道。他天天追著崔老師討要秘訣,直到看到崔老師臨摹的《芥子園畫傳》時,老段方才醒悟,自慚形穢。《芥子園畫傳》是清康熙年間的畫譜,被學畫之人奉為“聖經”。“太震撼了,他臨得一絲不苟,幾乎和原作一樣。”,對比自己笤帚般的筆法,老段覺得自己這二十年是白畫了。崔老師坦言老段畫得不咋樣,建議他潛心去研究歷代中國古畫,從傳統中尋覓筆墨內涵。

畫了二十年卻發現須從頭再來!這打擊著實不小。我問他是否想過放棄,他說,沒有,因為對畫畫刻骨銘心地愛。又一個十年,老段將自己埋進了傳統裏。從宋至清,他把喜歡的畫家都臨摹了個遍,範寬的樹,李成的石頭,龔賢的村舍.....

老段勸我莫輕易畫畫,從入門到畫出名堂,路途悠長,非三年五載或十年八年可成。一個畫家的成熟約需二、三十年,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人才可出頭。

為紀念堂和中南海潑墨

終於,天道酬勤,老段熬出了頭。2008年,毛主席紀念堂重新裝修需舊畫入庫換新畫。老段接到了與師父張仁芝先生一起為紀念堂貴賓廳創作畫作的任務。貴賓廳裏原是掛著中國當代國畫大家亞明與宋文治合作的畫。“替換兩位前輩大拿的畫,這太有挑戰了,榮幸至極。”臨到開筆,張仁芝先生因要事離開,老段全權負責,壓力不小,但動力滿滿。

2007年老段為中南海第二會議室創作《青山聚秀圖》

2008年,老段為毛主席紀念堂貴賓廳創作巨幅山水圖

毛主席曾於北戴河寫下“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豪情詩句。畫作需展現這一意境,又要與舊作不同。老段於是奔赴北戴河,繞著主席當年作詩的實景360度無死角勘察,尋找新角度。那是北戴河的一個制高點,腳下浪濤翻滾,周圍萬籟俱寂。如何表現這遼闊悠遠?十年鑽研中國古畫的功夫派上了用場。老段借鑒南宋四大家之一馬遠的畫作,一個月後,《北戴河勝境圖》出爐,贏得多方好評。其實,在2007年,他已受邀為中南海第二會議室創作了《青山聚秀圖》。在此之前,那裏掛的畫作是出自大家白雪石先生之手。

感恩香港人生之路不遲疑

不覺已至午時,身材魁梧的王老闆來叫我們吃飯,用四川話說,身體重要,吃了再畫嘛!老闆端上臘肉和豆花,這是他每天從半山腰的家裏背上山的。一片臘肉下肚,我們直誇老闆夫婦能幹。

飯館王老闆打理新采的野菜,辛苦快樂著

老段問他每天要背這麼多臘肉香腸上山開店,辛不辛苦。王老闆憨憨一笑說,自己如今年收入過十萬,幸福滿足。他還反問老段,人活一世要拼搏才有意思,你說對嗎?

老段大樂,上前與王老闆握手,“你踏踏實實做生意,我老老實實畫畫,我們都很幸福!”

老段對香港懷有感恩之情,很想在香港辦畫展。二十年前,他的第一筆賣畫潤資就來自香港,而這堅定了他走畫畫這條路的信念。

有了信念,人生的路才不會走得遲疑。

香港不悶·李豫川 作者簡介

李豫川,成都人。

埃及解放廣場洶湧的人潮,利比亞班加西此起彼伏的槍聲,這一切讓我體會到“記者”的含義,明白了用筆書寫的意義。在埃及兩年工作的經歷,也讓一個嬌憨的女孩踏上了自我發現的旅程。

2013年春天,惜別古老的尼羅河,來到維多利亞港畔,中東的轟烈已成雲煙,眼前展現的是“東方之珠”的動感。我喜歡漫步於港島上環的古老街巷,在市井小店裏品嘗鮮蝦雲吞。幸福,其實就這麼簡單而實在!

在香港,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一盞復古燈、一台筆記本,我享受在香港的夜裏碼字,記錄不是為了刷新自我的存在感,或證明在熱點、重大事件中的“我在場”,而只是源於一顆熱愛“寫字”的心,一股想要分享美好的勁兒。我的字裏行間,只想體現那些豐富的人、有趣的事、真實的日子。

當你刷完屏,能輕輕歎一句,“噢,香港原來是這樣!”,這便足夠!香港不悶,也許比你想像的更豐富!

來吧,讓我們一起品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