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實習學生參觀中山市古鎮星光聯盟燈飾·LED照明博覽中心(7月4日攝)。新華社發
【亞太日報訊】(記者白瑜)今年暑假對於香港恒生管理學院大三學生蔡芷恩來說別有意義:她學會了用電腦打簡體字,第一次連續一個月說普通話,更重要的是,她擁有了一份在內地實習的工作經歷。
今年4月,蔡芷恩收到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一份“粵港暑期內地實習計劃”的電子郵件,報名後經過兩輪面試,她幸運地成為一名實習生。
這個暑假,有近1000名18-29歲的香港青年通過這個計劃免費到廣州、深圳、佛山、中山和東莞等五個城市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習。除了收穫職場經歷,內地涌現的發展機遇也讓香港青年們驚喜不已。
“內地發展空間廣闊”
廣東省港澳辦主任廖京山介紹,實習計劃是粵港兩地政府首次共同舉辦的實習項目,珠三角5個城市的多家企業與機構提供了近千個實習崗位,涵蓋金融、法律、科技、行銷、酒店管理等多個領域。
蔡芷恩與另外5名同學獲得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的實習崗位,公司為每位實習生各指定一位“師傅”,蔡芷恩一個月中跟著“師傅”熟悉了建設事業部工作流程,每週3次到施工現場考察,不但學到本專業企業管理知識,還了解了內地就業環境,交到了許多朋友。
“內地發展迅速,有很多工作機會,返港後我會將實習經歷與同學們分享。”她說。
在深圳前海管理局金融創新處實習的姚冠佳說,在前海實習期間,經由導師指導,全面系統地學習了國家金融開放政策以及在前海試點的金融政策,有機會學習和思考中國內地未來金融發展的方向。他坦言,在這裡學到了很多實務經驗和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是一段很寶貴的人生經歷。
香港城市大學大三學生顧璜在一家港資銀行實習,拜會了人生中第一位客戶;工商管理學大二學生莫家傑申請到香港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實習崗位,親身參與組織辦事處的香港回歸18週年慶典活動……來自香港的小夥伴們一個月來收穫了不一樣的精彩。
“差異中碰撞思想火花”
香港與內地不同的制度環境,讓這群愛思考愛學習的香港大學生不斷從差異中比較,在對比中思考,尋找今後努力的方向。
在招商銀行中山分行實習的香港大學三年級學生劉永雄認為,兩地在金融體制、銀行業務、股票買賣等制度上差異非常大,在這裡實習是一項比較大的挑戰。但同事們交流密切,從不同體制的差異談起,經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收穫了珍貴的友情。
香港實習學生張天欣在“粵港暑期實習計劃中山閉營儀式”上發言(7月31日攝)。新華社發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法律系大二學生張天欣在總結實習經歷時說,“內地的發展顛覆了我的價值觀”。起初,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隨著接觸和認識的深入,自己由抗拒漸漸到適應和接受,並計劃未來到內地發展。
她說,內地比世界任何一個地區發展都要快,作為一個即將進入這時代巨輪的年輕人,除了在知識上豐富自己,更要放開自己,吸收不同文化。
在實習之餘,主辦機構還組織舉辦各類參觀交流活動,如安排參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關打銅”、體驗詠春拳、“體驗廣州民俗,傾聽廣州故事”等活動,體驗嶺南文化的精髓;參觀法院了解內地司法建設現狀;組織戶外活動拓展,參觀開心農場等,體驗內地休閒生活。
“創新創業,燃燒青春夢想”
採訪中,一些學生反映,產業空心化讓香港發展空間收窄,找好的工作越來越難。
香港文化發展藝術中心秘書長楊道政舉例說,有學生在香港找到投資銀行的實習崗位讓同學羨慕不已,但發現工作內容竟是在茶水間調製咖啡。即便如此,由於簡歷裏可以加上投行工作經歷,這樣的崗位也競爭激烈。
實習計劃旨在為香港青年開拓視野,了解內地職場前景,提供多元化選擇。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馮浩賢說:“民政事務局組織香港17個社團參與承辦此項計劃,是讓更多的年輕朋友可以深度了解內地情況,為他們未來就業生活、創業發展提供新的選擇。”
在實習期間,內地創新發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幹事創業的激情令年輕人敬佩。在深圳前海管理局人力資源處實習的周加裕說,“感覺這裡每天上班都像‘打仗’,有的同事加班到淩晨,第二天還是神采奕奕地準時上班,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我一定把內地這種敢想敢做、不怕吃苦、同心同力的拼搏精神帶回香港。”
香港科技大學二年級學生羅子翔感嘆說,深圳人創造的深圳速度,在今天前海得到體現,更比香港快很多。在前海創新研究院實習的黃家偉表示,目前內地在全力推動創新創業,未來發展空間、潛力很大。香港城市大學三年級學生杜聿達說,內地不僅有蓬勃發展的大市場,更是高端製造業的集聚地,很有吸引力,希望畢業之後能夠在內地找到發展機會。
實習期間,香港青年還參觀了華為、中興等企業,參觀燈飾、電商、創客等產業發展,舉辦多場CEO創業分享會,邀請了香港利豐發展、香港工聯會等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分享在內地創業經驗,規劃未來發展方向,探討如何借內地發展東風實現個人發展。
廖京山表示,香港實習生思維活躍,講法治講規則,接受新事物快,專業水準高,吃苦耐勞,體現了新時代香港青年的“獅子山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