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中国去年销售额跌幅近两成,寄望于线上云店

界面新闻

text

3月18日,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公布了2020年财报。旗下屈臣氏集团期内收益为1596.1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336.99亿元),同比减少6%。

截至2020年底,屈臣氏集团在全球27个市场经营16167家店铺,店铺数量较上年增加了373家,在亚洲较为知名的零售连锁品牌包括屈臣氏、百佳超级市场、丰泽电器等。

在中国内地市场,屈臣氏销售额为199.8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67.39亿元),同比下滑19%,远高于其整体零售跌幅。值得留意的是,中国区的同店销售额下降21.8%,这一数据被认为是衡量零售商投资回报的重要指标。

2019年,这一数字刚实现5年来的首次正增长

,增长额为2%。

屈臣氏将业绩表现低迷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新冠疫情的冲击。

在中国内地市场,屈臣氏2020年2月暂时停业店铺数量高峰时约达2500家,销售额按年下跌78%。不过,随著疫情好转,内地几乎所有店铺已于当年4月底前重新营业。

疫情的影响,还表现在屈臣氏线下门店拓展的速度上,虽然门店数量在稳步提升,但增长幅度逐步放缓。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屈臣氏在中国内地近500个城市经营4115家店铺,门店数量同比增长4%,2019年这一数据的增幅为9%。

疫情的爆发,切中了消费者无接触购物的痛点,也让屈臣氏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线上,包括屈臣氏云店、微信云商城、直播带货等。财报显示,2020年,屈臣氏中国的线上销售额较2019年增长123%。

根据屈臣氏公关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的介绍,屈臣氏云店是其线上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部分。它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展,用以展示和销售产品,导购会通过企业微信与消费者沟通,云店下单后消费者将会在1小时内收到送货上门的物品。截至2020年底,这项业务的营业额已突破12亿元。

截至2020年底,屈臣氏云店营业额突破12亿元。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美妆个护集合店,一直以来都是CS渠道中的领头羊。然而,随着线上销售崛起、线下竞争对手的不断涌现,以及新一代消费者需求变化,屈臣氏也面临高速增长和门店扩张后的瓶颈。

自2015年开始,屈臣氏中国业绩增长出现停滞,2016年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当年门店销售同比下降10.1%。为挽救颓势,2017年屈臣氏中国区高层换帅,由高宏达接任CEO,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的一个重点便是,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并扩大其线上线下的客户社群。

2017年,屈臣氏在门店开始提供“门店自提”及“闪电送”等购物服务;2018年,屈臣氏又陆续与菜鸟、饿了么等合作拓展外送服务;2019年,在这些基础上,屈臣氏再次推出八大服务升级,包括闪电送、门店自提、扫码购、会员预约免费化妆等,此外还发布了AI品牌虚拟代言人屈晨曦Wilson;2020年的重点则是屈臣氏云店。

在线下,过去几年里,屈臣氏对门店进行了改造升级;在门店品牌的构成中,屈臣氏缩减了国货品牌、自有品牌数量,大规模引进彩妆、潮流进口品;在门店服务方面,也在尽力减少过去被人诟病的“贴身式”销售。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举措,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屈臣氏会员人数突破1亿名。

尽管如此,在人工、租金等成本日益高企的境况下,要如何避免过度依赖新开门店获取增长,提升既有门店的盈利能力、同时从线上线下获得有机增长,对屈臣氏而言,仍然会是长远的挑战。

屈臣氏面临的竞争加剧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美妆市场大爆发的这两年,新锐美妆集合店店如HARMAY话梅、HAYDON黑洞、WOWCOLOUR、THECOLORIST调色师等

正扎堆入市

调色师从2019年在广深设店后,加快了开店步伐,目前拥有超过100家门店;WOW COLOUR由名创优品母公司赛曼集团孵化,门店数超过了300家;黑洞走的是“一城一店”的大店模式,如今在成都和广州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相比屈臣氏,这批新锐美妆店更注重场景营造来引导消费,在选品、装修、陈列、氛围等方面也都更为吸引年轻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