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駐曼谷記者李穎】不少在東南亞出行的人們都有這樣的印象:在北京首都機場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的邊檢口岸有一條APEC(亞太經合組織)專用通道,在一些東盟國家的機場出入境口岸則有一條東盟專用通道。但就是這麼一項“慣常的專用通道,各國設立的情況、提供的服務和乘客們的體驗也是各有差別。
去年年底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首都機場在口岸出入境現場增設了10條左右APEC專用通道,為持有外交護照、APEC商務旅行卡及老弱病孕等需扶助人員快速辦理出入境手續。APEC商務旅行卡的建議早在1996年提出,至今幾乎所有APEC成員都可以為申請人辦理,持卡人3年內在APEC成員國和地區出行無需簽證。一條通道,一張卡片,在近20年時間裏,帶來的是快速通關的便利,是說走就走的從容體驗。
2015年新年伊始,從緬甸手中接掌東盟輪值主席國的馬來西亞,雄心勃勃地提出準備在今年年內增設5個專用通道。而筆者在泰國素萬納普國際機場,也看到了開設有東盟專用通道,只不過去年年底被取消了其中兩條。
東盟專用通道是東盟各國領導人依據2010年在河內達成的共同協議,敦促各國設立的。去年12月,吉隆坡國際機場新建立的一條東盟專用通道,不少遊客都感受到一種“東盟公民的特殊體驗。馬來西亞還準備在今年4月發放“東盟商務旅行卡,但並非所有東盟國家都熱忱支持。
2015年12月31日,是東盟各國領導人原定的建立“東盟共同體的日子。作為主席國的馬來西亞如今可謂摩拳擦掌,但也不無焦慮:憂心是否能夠在今年11月舉行的第27屆東盟峰會上宣佈“東盟共同體的創建。
由於東盟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和文化、語言上的多樣性,“東盟共同體的身份認同還相對比較欠缺。比如,共同的東盟紀念日、東盟旗幟、徽章和歌曲早在數年前就均已有所規定,但時至今日,在一些包括維和行動的聯合國際行動,東盟國家仍然不願意挂起東盟旗幟。所以今年一些東盟國家又重新開始推動之前已提出但仍未實施的建議,如東盟共同時區、東盟商務旅行卡,以及東盟共同日程等等。
事實上,在這方面泰國的一些做法和意識是比較超前的。泰國是第一個建立東盟專用通道的國家,早在1995年12月的第五次東盟峰會之前就在廊曼國際機場開設了一條專用通道。這個通關口遠遠早於《東盟憲章》的簽署,“獨家為東盟護照開放。運營了兩年半時間之後由於金融危機才關閉。
所以泰國《民族報》等主流媒體呼籲東盟各國,為了提升東盟共同體的認同感和榮譽感,應該增設東盟專用通道並改善相關服務。泰媒更希望到2016年1月,對於所有在東盟的旅行者而言,都不要有任何東盟通道和非東盟通道的區分了。
為實現東盟共同體的這樣一個戰略性目標,東盟各國政府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消除貿易壁壘、政治摩擦、文化障礙等等。一條專用通道的開設,對於東盟各國來說,或許只是細節問題,但卻絕非無足輕重的細枝末節,是東盟各國的政府需要花點心思去提供的一項服務。
東盟共同體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為東盟各國的人們在邁出本國的國門時,第一步就能尋找到一個“專用區域,體驗到“我來自東盟的內心自豪感,從而建立起對共同體的契約觀念和深切認同。東盟“共同體認同感恰恰是在這樣點點滴滴的細節中凝聚累積而成的。
專用通道是有形的,而通向人心的通道是無形的,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通過點滴的努力也會水到渠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