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據參考消息網9日報道,自納倫德拉·莫迪總理將自由化議程和果斷的領導班子帶到新德里以來,印度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增長迅猛。在莫迪擔任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的12年裡,自由化議程和果斷的領導班子是其任期的重要特點。據《金融時報》旗下數據服務公司外國直接投資市場研究公司稱,截至2016年12月,在莫迪擔任總理的最初兩年半里,已公佈的綠地投資總額達到1380億美元,僅比其前任曼莫漢·辛格5年任期內吸引的1770億美元少22%。
外國直接投資市場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2016年,印度吸引綠地投資約623億美元,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綠地投資第一目的地,超過中國(591億美元)和美國(481億美元)。這些數字只涵蓋已公佈的綠地投資,不包括收購和標準FDI收支數據所涵蓋的其他金融項目。
製造業佔投資總額的40%,聯想(中國)、三星(韓國)、可口可樂(美國)和沃爾沃(瑞典)等跨國公司都公佈了利用印度迅速增長的國內市場的新計劃。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每年增長約7%,且擁有大量熟練勞動力。外資湧入的勢頭還在繼續:南部卡納塔克邦本月公佈了蘋果公司5月將設立印度首條iPhone手機裝配線的計劃。
莫迪設法降低了外國公司投資印度若干經濟部門的難度。走所謂的“自動通道”無需得到政府批准。不過外國投資若在國防、空中運輸、採礦、媒體、銀行和零售等一些敏感部門跨過特定門檻,則仍需獲得政府批准。
莫迪政府還推進了其他與投資相關的改革,比如徹底更改了有一個世紀歷史的破產規則。
莫迪選擇這一時機純屬偶然。印度推進改革之時恰逢與其爭奪外國投資的對手在國內外都碰上了麻煩,比如大宗商品超級週期的結束令巴西、南非和俄羅斯損失慘重。
儘管有了進步,但在印度做生意仍很困難。即便在單一品牌零售和電子商務等已開放的部門,外國公司也必須遵守嚴格的規定,例如與自製率最低限度和技術轉讓相關的規定。印度還堅持國內法院的裁決優於國際仲裁,使外國投資者很難解決與印度公司的糾紛。例如,在總部設在孟買的塔塔集團與日本都科摩通信公司的電信合資企業出問題後,印度監管機構不讓塔塔向都科摩通信公司支付商定的賠償金。
總部設在孟買的印度經濟監督中心的數據顯示,2016年最後一個季度,受債務困擾的印度公司宣布的投資項目價值達14100億盧比(約合209億美元),比前三個季度的平均值低了40%。11月8日公佈的嚴格的廢鈔措施帶來了不確定性,使消費者和企業遭遇意想不到的現金短缺局面,進一步抑制了投資。
印度政府要達到每年8%至10%的中期GDP增長目標,FDI至關重要。財政部長阿倫·賈伊特利本月提交預算時表示:“(財政部)正考慮進一步放寬FDI政策。”外國投資者對此正密切關注。(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