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當中國在市場經濟岸邊躊躇不前的時候,鄧小平帶著“兩只貓論”突出重圍,將中國一把推進了改革開放的大潮。30多年后的今天,當中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復雜挑戰時,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只鳥論”悄然登上了各大宣傳窗口。
近日新華網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說過的“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總結了四個重點詞,并以此來闡明“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意義和方向路徑,稱之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個重要經濟思想。
從“黑貓白貓論”到“兩只鳥論”,從鄧小平到習近平,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從改革的啟動到深入,從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到決定性作用,理解中國的歷史對讀懂當下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回顧歷史,1982年,陳云針對在搞活經濟中出現的擺脫國家計劃的傾向,提出了著名的“鳥”與“籠子”的比喻。“搞活經濟是對的,但必須在計劃的指導下搞活”,核心意思就是在計劃的籠子里,準許市場之鳥存在,同時他還強調了兩點:1.籠子大小要適當,但總要有個籠子;2.所謂有計劃,就是要按比例。問題不在于計劃是不是指令性的,而在于是不是做到按比例。不按比例,經濟有計劃也會搞亂。
無獨有偶,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出了新的“兩只鳥論”,只不過此鳥非彼鳥。
1、對決策者而言,不管“兩只貓論”還是“兩只鳥論”,對而有用才是“好”理論。什么是“好”?對一個研究者而言,我們既關注價值,也關注價值觀。但對決策者而言,很多時候關注的不是價值觀,而是價值。有時候,糾結于標準模糊不一的價值觀反而會裹足不前。就像30多年前,到底“左”好還是“右”好,既然誰也不可能說服對方,那不如就擱置爭議,專心做事。
鄧小平的“黑貓白貓論”和習近平的“養好兩只鳥”聽上去都出奇的通俗,但其中的政策含義卻并不簡單,其核心思想是實事求是,用實踐來說話。
2、對決策者而言,只有“騰籠換鳥”,方能“鳳凰涅槃”。舊的走不下去,自然要換新的。這就是所謂的“老鳥不走,新鳥不來”。什么是用“新鳥”換“老鳥”?表面上看是用新興產業替代傳統產業,但這不是什么新思路,在這個關口提“兩只鳥”顯然還有更特殊的意義。
首選,不能只靠虛擬經濟,還要搞實體經濟。
第二,不能只靠金融創新,還要靠技術、品牌創新。
3、穩增長穩增長,核心在“穩”,不在“增長”。政策思路從供給收縮重回需求擴張,并不意味著回歸2012年之前的大規模刺激。中國經濟能連續近40年高增長已是奇跡,我們不能指望一個四十歲的中年人還一個勁長個頭。對一個中年人來說,關鍵是預防疾病,保持健康的體質。
(1)基建要穩。無基建,不復蘇。比如以地下管廊為代表的“地下經濟”,以及京津冀、新疆西藏、東北區域振興等區域基建項目。
(2)利率要穩。前期貨幣政策的觀望、內部公共融資需求的回升以及外部匯率貶值帶來的外占下滑壓力,導致利率受到一定沖擊。所以央行一定會出手穩利率,上周的千億逆回購和MLF已經釋放了短中期的流動性,下一步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已經箭在弦上。
(3)匯率要穩。人民幣匯率一次性貶值之后,中央可能更傾向于看到匯率的雙向波動,而不是像市場所說的通過大幅貶值刺激出口。
(4)股市要穩。如果股市不穩,經濟很難穩得住,單是交易量的下滑和IPO的暫停就可能對GDP產生顯著影響。而且如果股市沒有人氣,下一步的國企改革、產業轉型和資本賬戶開放都會受到巨大限制。
4對市場來說,盡管風口還在,但股災已經把“牛”遠遠的甩出風口,又重重的摔在地上。未來A股要想恢復牛市,只能拖著受傷的身體往回走,這恐怕需要相當一段時間。從宏觀的基本面來看,支持市場繁榮的風口依然還在。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從不動產到金融資產的資產重配趨勢并沒有改變。不過現在受傷的A股迫切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短期來看,受傷的身體需要恢復。這次A股飛的太高,摔的太快,導致身體受了重傷。一方面,很多高位入市的資金仍然淤積在市場內,需要慢慢換手。
(2)中期來看,受傷的心靈需要安撫。一方面,6月股災造成的全球蝴蝶效應還在繼續:A股暴跌-國內財富效應縮水-人民幣貶值壓力-央行被迫一次性貶值-市場恐慌-央行拋美元資產(美債)干預-美元貶值-美股下跌-全球市場恐慌-A股恐慌……這個循環太過龐大,以至于沒有單一的力量可以終結。
現在無論朝野上下,還是廟堂內外對于繼續推進改革存在廣泛的共識,而改革無非就是兩個方面,一是生產力層面,另一方面就是制度層面。而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無疑又是制度層面最為核心的內容,如果在生產力層面,中國需要涵蓋生產技術突破、產業結構調整等內容的“熊彼特式的創造性增長”,那么在制度層面則需要在宏觀調控方面的“熊彼特式的創造性改良”,即要對于長期占據我們心路的“鳥籠思維”進行必要的揚棄,要把由于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逆向過程所造就的政府“先入為主”的思維,逐漸變為“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