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近日,一名新手妈妈加入“付费婴儿趴睡训练群”,并按照指导,对自己3个月大的宝宝进行强制趴睡训练,导致宝宝窒息而死。在整个过程中,门外的妈妈一直听着孩子的哭声由强到弱,并一点一点消失。她听到孩子哭时,也想进去看看,但始终坚持“婴儿趴睡训练”的指导原则,一直没有进门安抚或者进一步查看状况,等发现后为时已晚。
这无疑是一个悲剧,一个对所谓的“科学养育”过于迷信带来的悲剧。综合各方报道来看,这位新手妈妈之所以要让孩子训练趴睡,可能也是因为听信了一些关于“趴睡训练”的“神话”,想让孩子睡得更好,更有安全感。
众所周知,人人都需要睡眠,但睡眠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从科学上来看,在成年人中,一些人可能每天只睡六个小时就够了;而对另一些人而言,只睡六个小时则意味着失眠。睡眠也不是越多越好,睡过头也会犯迷糊,且睡眠过多和失眠一样,有可能也是抑郁的症状。
一般来说,每个婴儿也都有明显的个性特征。父母能够直观地感觉到,一些婴儿要好打交道一些,而另一些则要困难一些。在睡眠方面,一些婴儿很容易入睡,醒来也比较安静;另一些婴儿则睡得比较浅,醒来的动静也特别大。
因此,接纳而不是试图去消除个体差异,可能是所有的父母包括新生儿的父母需要面临的课题。这理应成为身为父母者的育儿必备知识,这样才能对背离这种常识的“强制趴睡训练”本能地抱以怀疑。
至于帮助孩子获得安全感,这更和报名参加“趴睡训练”妈妈们的实践南辕北辙。当新生儿的需要总是能够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安全感。不会说话的新生儿,用哭来表达他们的一切诉求。孩子的哭到底意味着什么,可能需要新手父母慢慢去理解。
显然,报道这位妈妈只是正确地解读了孩子需要的一部分——这个睡眠的姿势不舒服。虽然并不是孩子所有的哭声都需要关注,但我们似乎没有理由去忽视三个月龄的婴儿的哭声,这点其实更适合于大一点的孩子。如果当时这位妈妈能够采取一些措施,或许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很多父母往往有一种担心,新生儿哭了就抱起来,会使得孩子学会通过哭来“控制”父母——求抱抱。而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并不排斥在这时候多抱抱孩子——在新生儿有相关需要的时候,父母多抱一下,也会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安全感;等孩子到了一岁左右,能够迈得动步子更加深入地认识和感知这个世界的时候,父母即使想一直抱着,孩子也不会同意。
当然,育儿的方式,总是存在一些文化差异。和个体主义文化国家的父母相比,集体主义文化国家的父母和孩子会有更多的身体接触。这种差异本身,不适合用“好坏”来衡量。
但在育儿方面,也有一些共同的常识,那就是:孩子的发展,只靠吃饱穿暖是不够的。例如,有研究显示,正常的发展需要儿童至少和一个监护人建立起“温暖而持久的情感连接”。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主要的抚养者对于孩子而言,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如果主要抚养者总是忽视孩子的需要,那么孩子不太可能建立起“这个世界是温暖而安全的”的信念。
说到底,育儿并非一件易事,不论是新手父母,还是已经有育儿经验的父母,都应该遵照科学的育儿方式——这也包括对打着“科学”名号的新奇育儿理论保持警惕、不轻易盲信。
无论如何,不能盲目地拿孩子的安危做实验。
□王葵(中科院心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