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驻马店6月23日电 题:小提琴做成大产业 县城里飞出好声音
记者 张旭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一批农民来到北京的提琴厂打工,从学徒一路做到制琴师。2015年,随着确山县提琴产业园的建立,一批批制琴师返乡创业,也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
如今,这里年产提琴约40万把,年产值达6亿元,更在中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确山提琴产业的发达,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好声音,也让这里的人们生活更加富足。
“家门口就能就业”
54岁的制琴师老赵,家住提琴产业园附近,骑车10多分钟就能赶来上班,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40多道提琴制作工序中,他负责粘合低音梁这一道。具体就是用特殊熬制的粘合剂,将低音梁粘合到琴身上,粘合时,需要不停的用小刷子蘸水处理边缝,以防胶水溢出。工艺看似简单,但细心观摩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既考验技术又考验耐心的活。
老赵告诉记者,目前每个月可以拿到6000多元工资,当记者问他是否算是这里的老师傅时,老赵笑着指了指自己身旁的一名年轻制琴师,说道:“人家才是‘老’师傅,别看年纪不大,干这一行已经有10来年了,手艺精湛。”这位年轻的“老师傅”叫小周,今年30岁出头,多年前曾在北京提琴厂打工。
制琴师在工作。张旭 摄
小周告诉记者,得知确山县建成了提琴产业园,因为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兼顾家庭和工作,马上和其他几名来自确山的同事一起,来到了这家乐器公司。
白天在产业园上班,下班十几分钟到家,晚上不耽误陪家人和孩子,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吸引了一大批老赵和小周这样的村民。
来到厂里两年的女工王光岩谈起自己的工作,有着浓厚的自豪感。“我一直想把琴做好,因为音乐会上,可能演奏家手中的那把就是我做的,一想到这个我就感到很骄傲。”
经济方面,她觉得已经完全满足。“以前想买的东西舍不得买,来了厂里之后有了收入,想买的基本都买到了。”文化方面,王光岩曾经对舞蹈很感兴趣,但一直觉得和自己很遥远。去年的公司年会上,彩排后的舞蹈获得满堂彩,这让她感到愿望实现了。
对于小康生活,王光岩有着自己的理解。“小康就是希望生活能够越来越好,主要还是对孩子的期待。我没有接触过提琴,进了厂子后发现是一种高端的艺术,希望我的小孩以后也能学拉小提琴,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一定有帮助。”
昊韵公司员工王光岩在接受采访。张旭 摄
提琴产业园飞出“好声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确山县一批农民丢下锄头去往北京的提琴厂打工,从学徒干到制琴师,不少人还当上了老板。
2015年,确山县“欢迎闯天下的确山人回老家”,招商引资规划建设了提琴产业园,60多位制琴师先后回乡创业。截至目前,确山籍人员创办提琴企业102家,年产各类提琴约40万把,年产值6亿元左右。
“以前外国琴商买琴到北京马驹桥,随着确山产业园的建立和业务的展开,现在外商都到我们驻马店确山县来买琴。”说这话的人叫郭新社,是昊韵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当年返乡创业的确山人中的一员。
昊韵公司总经理郭新社在介绍相关情况。张旭 摄
“2015年时,我在广州一家企业做管理工作,同学邀请我一同回家创业,于是,他把他在北京通州的提琴公司‘搬’回了家,我们一起做起了昊韵琴业。”
郭新社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回乡创业,一方面是因为政府优厚的政策条件——免房租、低税金,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乡土情。“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振兴家乡产业,让家乡人民富裕起来,是我一直惦记的事。”
得益于团队的经验和技术,再加上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确山人的勤劳,昊韵琴业在这五年内发展迅猛,为当地180名村民解决了就业,公司年产提琴5万余把,成为提琴产业园的龙头企业。还帮扶确山县80多个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
在车间,记者看到贴着“美国”“意大利”“韩国”等标志的货架上挂满了各式提琴。目前,公司的产品80%以上出口到意大利、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仓库里的提琴将出口到世界各地。张旭 摄
郭新社为带领乡亲们用技术和勤劳致富过上好日子而自豪。现在,最让她惦记的是对下一代的培养。
“目前所有制琴师的孩子基本都在学琴,我们还给四所学校免费提供了提琴。既然是提琴之乡,就要有这种气氛,希望将来能在确山所有学校普及提琴教育,让每个孩子都会拉提琴。以后还要在确山建立考级点,给孩子们提供便利。”
目前提琴产业园的产量很大,但在品牌建设上还有所欠缺,郭新社对未来有着更高的目标。“我们目前只会做琴,不会拉琴、调琴,导致在定价上没有优势,因为这很需要底蕴的支持。如果我们成长起来的下一代既会做琴,又懂琴的艺术,那我们不但拥有了定价权,还有希望做出自己的品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