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春節線上消費大數據 你貢獻了多少GDP?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大多數人會選擇返鄉過年。回鄉之旅也是消費之旅。那麼,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春節返鄉大潮中,各地回鄉的人為家鄉消費貢獻了多少GDP呢?

百度糯米大數據研究人員對春節七天全國餐飲、KTV、溫泉洗浴、景點郊游幾大重點O2O消費(即“線上到線下”消費)數據進行全網挖掘分析,得出了一些有趣的春節線上消費大數據。

需要說明的是,研究人員統計的數據是全網絡的O2O消費數據,覆蓋了全國400多個城市、上億用戶。通過用戶啟用服務的定位,研究人員將春節期間從一個城市遷往另一個城市的用戶定義為“返鄉人員”,而將春節期間定位沒有發生變化的用戶定義為“本地用戶”。

線上消費也在遷徙:春節三四線城市線上消費猛增

統計數據顯示,春節“返鄉大軍”對家鄉的消費貢獻力度很大。從總量上看,這些返回三四線城市的“返鄉大軍”貢獻的消費GDP,是返回北上廣深及各省會城市等一二線城市的1.3倍。

當然,因為不同地區返鄉人數的數量差異,各地春節“返鄉大軍”對家鄉消費的貢獻比重也有較大差異。

數據顯示,春節期間返鄉人員在家鄉的消費量最高的是成都,其次是重慶。春節返回西安的人群消費量,是返回上海的人群消費量的1.4倍。

返鄉人員中不同群體的消費能力也有較大差異。

在所有春節返鄉人員消費總量中,女性占比69.8%,男性只占30.2%。

根據年齡區分,“80後”是返鄉消費的主力人群,占返鄉人員消費總量的58.2%,其次是“70後”占19.1%,“90後”占18.5%,其他年齡人員占4.2%。

有意思的是,在北京的春節返鄉人員中,北京“50後”返鄉人群的消費能力是上海“50後”返鄉人群的1.6倍;而廣州“50後”返鄉人群的消費能力不足上海“50後”返鄉人群的1/2,重慶和天津“50後”返鄉人群的消費能力分別是上海的1/3和1/4。

“鄉味”不改,“吃貨”建設家鄉能力大不同

春節返鄉,往往是“吃貨”們大飽口福的時候,也是為家鄉的餐飲事業貢獻GDP的時候。

數據顯示,安徽滁州人,在返鄉時對於家鄉的餐飲事業格外有熱情,其返鄉消費總量的90%都花在了餐飲上。相比之下,其他各城市(除汕頭市)的返鄉消費中,餐飲在消費總量中的平均占比都低於80%。數據顯示,滁州人返鄉首選的美食是火鍋,其次是徽菜、燒烤、西餐。

對“鄉味”的熱愛,返回重慶的人們有很大的發言權。大數據統計顯示,重慶返鄉人員美食消費量的前三名分別是:火鍋、川菜、干鍋。是不是一種火辣辣的感覺撲面而來?而重慶當地人員在春節期間美食消費量的前三名分別是:自助餐、火鍋和小吃快餐。

寒冷的冬天,火鍋消費向來都受到全國各地“吃貨們”的熱捧。數據顯示,平時,全國火鍋消費量靠前的分別是北京、成都、西安、上海、深圳,而春節期間,火鍋消費量排名靠前的則成了北京、成都、揚州、上海、哈爾濱。

娛樂拉動家鄉GDP,重慶獲封“麥霸”城市

春節返鄉,各地人群娛樂休閑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趁著假期逛逛家鄉的旅游景點,是很多返鄉人員的選擇。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旅游景點游客量增幅最大的是武漢,比平日增長37.2%。

春節期間,通過數據統計,旅游景點消費量最高的八個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武漢、南京、天津、重慶、廈門、西安。

冬季泡溫泉洗浴,也是很多人的消遣方式。數據顯示,在春節期間返鄉人員選擇溫泉洗浴消費的占比中,最高的是廣州,廣州春節返鄉人員溫泉洗浴的消費量,占到廣州溫泉洗浴消費總量的61.5%。

從春節期間溫泉洗浴消費總量看,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北京、重慶、天津、南京、廣州、上海、沈陽、武漢、保定、石家莊。

從KTV的消費數據看,重慶是當之無愧的返鄉人員“麥霸”城市,KTV消費總量最高,其次則是北京和武漢。

從春節期間KTV消費總量看,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重慶、北京、武漢、廣州、上海、深圳、天津、南京、成都、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