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記者閔捷 黃歆】當88歲的黃作材老人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這位神態安詳、雙目炯炯的老人,與他的大哥、60年前在“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中犧牲的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竟是如此相像,而他追憶中與大哥一起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的日子,以及“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發生的前前後後,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1955年4月11日中午,參加亞非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成員和隨同採訪的中外記者共11人,乘坐印度國際航空公司的包機“克什米爾公主號從香港起飛途經雅加達轉赴萬隆。當飛機飛越北婆羅洲沙撈越附近海面上空時爆炸起火,機身墜入海中。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在這次事件中,新華社記者沈建圖、黃作梅、李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杜宏等8名中國記者遇難。他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犧牲的第一批新聞記者。
1955年4月初,參加第一屆亞非會議的中國代表團途徑香港,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帶領中國代表團部分成員在香港淺水灣郊遊。合影中包括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總編輯潘德聲(左二)、時任香港分社辦公室主任馬鶴鳴(左三)、中國代表團團員石志昂(左四)、黃作梅夫人雷善儒(左五)、時任香港分社總編輯李沖(右四)、時任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右三)、時任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的政治秘書黃作材(右二)等。(照片由黃作材提供)
60年後,亞非領導人會議又將在印尼舉行,與會領導人將重訪萬隆,重溫當年亞非領袖的“歷史性步行。記者費盡週折在香港沙田尋訪到黃作梅的弟弟黃作材,並聯繫到在北京的當年萬隆會議的親歷者錢嗣傑,黃作梅之子黃偉健、沈建圖之子沈憶敏等。通過他們的回憶和緬懷,祭奠60年前“為和平、獨立和自由的事業而光榮犧牲的烈士們。
“那不是普通的告別,而是訣別
黃作材的家位於香港沙田沙角村,他與夫人梁鴻儒老兩口自1989年以來一直住在這裡。擺了兩張床的居室有些擁擠,但收拾得乾淨整潔。黃作材老人講起往事,記憶力出奇地好,很多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
2015年4月16日,黃作材在香港家中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亞太日報記者攝。
黃作材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的政治秘書,他回憶道,1955年4月初出征前,黃作梅收到的情報和他的老上司、老戰友袁庚(時任印尼大使館武官參贊)所收到的情報不謀而合——美蔣特務要在飛機上放炸彈。
“出征前一晚,我們都沒有睡覺,那幾天所有會議我都有參加。我們是親兄弟,他雖然什么也沒跟我說,但從他的表情和他的沉默我知道形勢很嚴峻。黃作材回憶說。
天亮了,黃作梅就去和太太雷善儒告別。當時雷善儒已懷孕7個月。黃作梅之子黃偉健回憶說,母親曾對他說:“你爸爸臨上飛機前多次對我說,要保重身體。因為當時我正懷著你妹妹,並要我好好照顧你們,看來他是知道要有事發生的。
“每當我看到父親臨行前,在香港與代表團成員及有關人員的合影時,就仿佛看到在飛機爆炸前的最後一刻,他那平靜的臉,就不禁想起母親的話。黃偉健說。
據黃作材回憶,三個獲救的外籍領航員、副駕駛員及機械師事後說,飛機爆炸前,他們回頭看到幾位中國人手挽手在高歌,大義凜然,毫無懼色。他們說:“未見過對死神如此蔑視。
1947年2月,因戰時與盟軍合作對日作戰的貢獻,黃作梅受英王喬治六世的邀請,到倫敦參加勝利大遊行,並被授予勛章。(照片由黃作材提供)
黃作梅是繼喬冠華之後的第二任香港分社社長。他1916年出生,1936年到香港灣仔政府貨倉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2月,黃作梅被派往倫敦,創辦新華社倫敦分社。1949年6月返回香港,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犧牲時才39歲。
黃作梅之子黃偉健回憶說,父親遇難後,他生前的摯友喬冠華、龔澎夫婦在給我母親和家屬的信中寫道:“作梅犧牲在外交戰場上、他的崗位上。
倖存者:因為被安排坐船走,他們倖免於難
定於1955年4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是一次有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團參加的國際會議。當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周恩來總理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了這次會議。
為了報道這次重大的國際會議,新華社派出了以對外部主任沈建圖為組長的5人報道組。報道組成員還有黃作梅、錢嗣傑、李平、劉茂儉。
據年近九旬的攝影記者錢嗣傑回憶,他和譯電員劉茂儉作為“先遣隊於4月1日抵達香港,打算在那裏做些前期準備再於4月11日與沈建圖等一起飛赴萬隆。但是剛到香港,黃作梅就通知他們第二天搭乘荷蘭“芝萬誼號輪船,陪同外交部的兩位信使先到雅加達再繼續轉往萬隆。
錢嗣傑告訴記者,自己與黃作梅過去不認識,黃作梅在電話裏對他說,“老錢,為了信使的安全,多一個人好一些,你坐船走。
當時,中國還沒有直飛雅加達的航線,所以周總理原定也準備4月11日乘坐印度包機“克什米爾公主號前往雅加達。當時總理剛動完闌尾炎手術,尚未完全康復。因應邀去仰光與緬甸總理吳努、印度總理尼赫魯和埃及總統納賽爾會晤,周總理在昆明臨時改變了行程。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另一位倖存者劉茂儉已於去年去世,記者曾於2002年4月就事件採訪過他。從他的口中,記者還了解到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當時劉茂儉等正在萬隆焦急地等待,到了晚上獲知飛機出事了,第二天才證實了這個消息。劉茂儉說:“當時外電報道中都加了一句話:‘飛機上沒有中國高級官員。’因為這次謀殺的目標是周總理!
1955年5月,“克什米爾公主號遇難的十一位烈士安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周恩來總理參加公祭。(照片由黃作材提供)
劉茂儉說,萬隆會議結束後,他們原定5月5日乘船返回香港。結果5月1日忽然接到通知:中國駐印尼大使黃鎮當晚8點要請他們吃飯,10點鐘就安排他們坐上了飛機。而這架飛機正是周總理的專機,總理抵達雲南後令專機返回,把當時還留在當地的10多位記者和工作人員安全運送回國。
事後,周恩來在萬隆聽取善後工作的彙報後說:骨灰盒留下,我要親自帶回北京。烈士們的光榮姓名,將永遠寫在亞非各國人民和世界先進人類為和平事業而奮鬥的歷史上。後來,在周總理的積極推動下,中、英、印三國聯袂破案,查明兇手是受國民黨特務機關唆使的啟德機場地勤人員周梓銘。
歷史,不會忘記
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矗立著一座高高的紀念碑,石碑的正面有周總理的親筆題詞,背面有11位烈士的姓名和簡歷,還有記載烈士們殉難經過的碑文,碑文的最後寫道:“為和平、獨立和自由的事業而光榮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據黃偉健回憶,這座墓碑是1956年4月在烈士遇難一週年之際,國家為他們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中豎立的。周總理為紀念碑親筆題辭:“參加亞非會議死難烈士公墓,並親往墓地弔唁。
60年之後的2015年4月10日,新華社有關部門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為在“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中犧牲的沈建圖、黃作梅、李平烈士舉行祭奠儀式。
2015年4月10日,新華社有關部門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為在“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中犧牲的沈建圖、黃作梅、李平烈士舉行祭奠儀式。新華社發。
沈建圖之子沈憶敏在活動現場代表烈士家屬發言。他說:“60年前,父親及他的同行們明知前路艱難,毅然奔赴沒有硝煙的戰場。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敬業精神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60年過去了,祖國人民沒有忘記,新華社沒有忘記。
沈建圖犧牲時,沈憶敏年僅3歲,對父親的音容笑貌記憶並不清晰。60年來,他探訪過新加坡、香港、西柏坡、延安等父親踏足過的地方。“我為父親對新中國對外新聞事業所做的奉獻感到自豪。他說。
2015年4月10日,烈士沈建圖的兒子沈憶敏在祭奠儀式上發言。新華社發。
黃偉健說:“父親離開我們已經60年,他那39年暫短的人生,卻為我們留下了永久的思念。我深信,父親為世界和平獻身的崇高精神,與全人類的和平發展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