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8月27日至28日,第六屆非洲發展東京國際會議在東非國家肯雅首都奈洛比舉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赴參會。二十餘年來,日本究竟借六次非洲發展東京國際會議做了什麼?
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開始於1993年,每5年舉行一次,自第六屆開始改為每3年舉行一次。它的主辦方包括日本政府、非洲問題全球聯盟、聯合國非洲問題特別顧問辦公室、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世界銀行。其主要目標是,促進非洲領導人和發展夥伴之間的高層政策對話,以及為非洲擁有的發展計劃尋求支持。它強調的三個重要領域分別是:加強和平、以人為本的發展、通過經濟發展減少貧困。
2016年8月在奈洛比召開的第六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是該會議首次在非洲舉辦。安倍晉三親赴內羅內出席會議,並宣佈日本政府和民間未來3年將向非洲投資300億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向非洲示好,難掩其經濟、政治“雜念”和功利心,難掩其以對非合作為幌子實現海外軍事擴張的野心。法新社說,日本把一場“援助秀”帶到了非洲。
首先,從經濟和能源發展角度看,日本正尋求非洲作為“大國戰略”的支點。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外向型工業大國,日本目前所需原油85%以上來自中東,但中東局勢動盪,能源風險顯而易見。日本若想實現石油來源多管道,資源與能源豐富的非洲是可選重點之一。
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指出,日本對非貿易和投資有著明顯的資源導向性,其對非經濟合作主要集中在南非、肯雅、埃及、尼日利亞這些資源豐富或戰略地位重要的國家。
儘管日本加強對非合作聲勢很大,但實際實施中仍存在日本經濟長期低迷、政府財政資源有限、日本企業對非投資意願不足等諸多問題。且日本援助非洲的方式不受歡迎。劉鴻武說,日本對非合作深受西方國家援助思維的影響。由於援助往往與受援國國內政治問題掛鉤,受援國對此多有不滿。這樣的援助往往不能符合受援國的實際需要。
以“援助”尋求“政治上的支持者”。安倍在本次會議中表示:“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是日本與非洲的共同目標。”
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會員中的比例超過四分之一,2002年非洲聯盟成立後,非洲國家參與國際事務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有日本領域研究學者明確指出,日本顯然是想通過贏得非洲支持,塑造“政治大國”形象,進而推銷日本價值觀與發展模式,為其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拉攏人心。
非洲國家希望“入常”是自身求和平、謀發展的合理訴求,但這與日本的“入常夢”有本質區別。烏干達外交部常秘穆古梅曾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在安理會改革問題上,包括烏干達在內的非盟國家的共同立場即是《埃祖爾韋尼共識》,“我們不去推進其他國家的立場”。
另外,日本利用非洲施行軍事擴張的野心值得警惕。在27日的主旨演講中,安倍還提出要與非洲在海洋安全問題上合作。以反海盜為由,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吉布地建立了海外首個據點。安倍政府打著“積極和平主義”的幌子,本質上就是要擺脫戰後體制束縛,謀求成為政治軍事大國。
更值得注意的是,安倍在演講中稱,印度洋、太平洋連接亞洲和非洲,日本有責任推動兩大洋成為“航行自由、尊重法治”的地區。
事實是,多年以來,這個區域的航行自由從來沒有問題。在此次高端會議上,所有發言的非洲國家一致反對、拒絕使會議政治化,最終日方不得不妥協,把相關內容從他們的建議草案中刪除,這表明公道自在人心。
所謂“百巧輸一誠”,非洲國家不歡迎強加的意願,也不會接受不平等的合作。缺少誠意、暗夾私貨的“投資”只能是自取其辱。只有從非洲的發展著眼,多傾聽來自非洲的聲音,拋開私心雜念,真正急非洲之所急,真心落實對非發展承諾,才能實現互利共贏。
歷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回顧
1993年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第一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通過了“非洲發展東京宣言”,主辦方承諾增加對非洲的援助。
1998年,第二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在東京召開。大會通過了“東京行動議程”,重申了非洲發展面臨的挑戰,承諾減少貧困和使非洲融入到全球經濟中。
2003年在東京召開的第三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明確支持非盟制定的“非洲發展夥伴關係計劃”。會議通過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10周年宣言”,重申了各方對非洲發展的承諾。
2008年5月在橫濱召開的第四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宣佈了日本政府在未來5年內加大對非洲援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計劃等多項戰略性檔。會議通過的《橫濱宣言》被稱為是日本今後對非援助的政治檔。
2013年6月在橫濱召開的第五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通過了《橫濱宣言2013》和《橫濱行動計劃2013-2017》。(綜合新華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