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延迟退休”,酝酿十余年有望落地 | 两会聚焦

界面新闻

text

2021年3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引发社会关注。

“延迟退休”牵动社会神经,从最初提出,至今已历时十余年,在经过反复论证后,如今被提上日程。业内专家表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有望在“十四五”时期出台实施,在延长退休年龄的同时,可以考虑配套推行弹性退休制度。

早在2008年11月,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负责人就称,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在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2012年,由人社部、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其中提出“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2015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我国将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2016年7月,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延迟退休政策时称,未来将分三步走:一是在实施上会小步慢行、逐步到位;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三是会在实施之前及时公告,也会在方案出台前广泛听取和征集意见。

同年,人社部曾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2017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有五年左右的过渡期,或将到2022年正式实施。但2019年以后,推进延迟退休的力度有所减弱。

2020年,延迟退休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同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1年2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具体的改革方案。由于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在方案研究制定过程中,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吸收各界建议,取得最大公约数,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平稳实施。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界面新闻表示,我国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制定的,如今70年过去,人均预期寿命、用工方式、劳动条件等都不同以前,退休年龄也该做出调整。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40岁左右,到2019年已经提高到77.3岁。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更高,已经超过了80岁。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出现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人以上,并且减少幅度在加大,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减少3500万人。

“延迟退休是非常重大的一项改革,而且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董登新称,过早退休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而言,是劳动力的巨大浪费。中国的劳动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未来劳动力短缺将是一个常态,延长退休可以增大劳动力供给。

董登新还指出,延长工作的年限,也等同于增大养老金的积累,这对于中国的养老金收支平衡非常重要。所以,无论是从国际惯例来看,还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来考虑,中国都需要尽快出台实施延迟退休。

目前,业内较认可的延迟退休方案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案是把男女退休年龄同步延迟,女性延迟退休年龄的步伐比男性更大,最后男女性的退休年龄相同;第二种方案是先把男女性的退休年龄统一,然后再一起延迟。

董登新认为,我国应尽快拿出延迟退休方案,而且要写入法律中,在实施前要给民众一个心理准备和心理过渡期,至少在3-5年的过渡期后,才能够落地实施。“如果我国今年能公布延迟退休方案是最好的,’十四五’期间就可以落地实施了。”他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认为,“十四五”期间出台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正当其时。他对界面新闻表示,实施延迟退休后,对女工人的影响大于对女干部和男职工的影响,因为女工人现在的退休年龄太低,需要延迟退休的年龄也比较多,而且女工人在家庭当中往往承担的责任更大一些。

对此,董登新也提出,将来我国实施延迟退休的同时,可以考虑配套推行弹性退休的制度,让国民可以自主选择退休年龄。如在美国实行的便是弹性退休制度,男女法定退休年龄将延长至67岁,但民众最早可退休年龄为62岁,提前退休后需要扣掉一定比例的退休金,每推迟一个月退休,就可以领到多一些的退休金。

“实行延迟退休,配套弹性退休制度,可以让具备专业技能或专业特长的人能够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一些从事高强度、脏、苦、累岗位的人员或弱势群体则可以选择提前退休。”董登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