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观察 | 梅姨访华:为“黄金时代”铺就“黄金之路”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 董一凡

1月31日,英国首相特丽莎·梅即将开启访华之行,这是梅姨在英国脱欧后“临危受命”以来,中英两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三次互动,还将举行中英总理级对话。虽然梅姨现在的处境是内外交困、风雨飘摇,此次中国行无疑将是大大的外交加分,但要让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更为耀眼,她无疑应该拿出政治家的魄力与战略眼光,更加有所作为。

自2016年6月的民选脱欧的“惊天一变”以来,英国整个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几乎围绕着“脱欧”而运转。梅姨作为“接盘侠”,其首要任务是与欧盟达成最大限度保证英国利益的脱欧协议,不至于使前首相卡梅伦留下的烂摊子让英国的发展脱轨。而围绕这个中心工作,梅姨一方面要平衡保守党乃至英国政界、商界各路诸侯大佬,保住自己执政地位的同时游说各方,因而不惜数次调整高层人事关系乃至发动一次提前大选。另一方面,梅姨要调动外交、商务等各涉外部门资源,在与欧盟讨价还价的同时对各个成员国进行“公关”。未来,从3月开始的第二阶段谈判仍是英国内外政策的首要之重。客观上讲,梅姨的确没有卡梅伦时代发展对华关系的机遇。

虽说英国上下都在为脱欧而忙碌,但仍然有众多有识之士,在积极谋划后脱欧时代的英国的发展道路,保持其开放、创新、全球视野、重要国际作用不变色。正如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所言,英国处于脱欧谈判关键阶段,开启打造“全球化英国”的新时代,而进一步发展中英关系,无疑是英国实现其目标的强大助力。同时进入新时代的中英两国,打造更具全面性、战略性的中英关系,为“黄金时代”共添新的亮色,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也符合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旋律,为世界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贡献思想与力量。因此,作为新时代英国领袖的梅姨,应拿住政治家的勇气与智慧,更加有所作为。

首先,英国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欧亚非陆海全面发展、为全人类提供繁荣稳定的国际公共产品,将推动新一轮更为平等、开放、包容的全球化进程,也将为后脱欧时代的英国提供更多欧洲以外的发展机遇。实际上,英国参与“一带一路”已经拥有良好的基础,英国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加入亚投行,能源、咨询、金融等企业润物细无声地参与沿线项目。

此次梅姨访华,英国政府应将两国间的先进理念和政治意愿落实为具体的政府间合作意向,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两国政府对接的领域面、企业合作的项目点及“中英+第三方”的产业链,以精准、务实、创新的成果深化英国对“一带一路”的贡献、参与和共赢,打破所谓“背书论”的鼓噪和英国国内保守派人士的僵化思想。

其次,共同向世界经济贡献开放包容的力量。英以与全世界发展自由开放的贸易与投资关系而立国数百年,梅首相也打出“全球化英国”的口号迎接后脱欧时代,以保持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中国在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当下,在十九大、G20峰会、达沃斯论坛、金砖峰会等重要的国内外场合,向世界宣示中国力挺自由贸易与开放投资的信心与决心。然而,梅姨在国内政治掣肘和西方整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全球化英国”似乎也变了味。2017年10月,英国商务、能源与产业战略部发布了绿皮书,建议英国政府应更加注重外国投资的“国家安全因素”审查,梅姨在今年达沃斯峰会上肯定英国继续走开放、自由贸易道路的同时,也对受冲击的产业工人表示了担忧。

实际上,开放包容、相互对接才是谋发展的正确道路,英国商务、能源与产业战略大臣克拉克也表示期待英国产业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对接。梅首相实际清醒认识到了这一点,她在达沃斯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大力宣介英国工业战略和开放姿态,在此基础上更应看清大势,在国家重大决策中排除保护主义、东西竞争和冷战思维的余毒,抓住历史与时代送来的中国机遇。

同处新时代的中英两国,加强合作是展现大国担当、全球责任与获取发展良机的必由之路。相信习主席和梅首相将展现战略家的远见,共同为两国的“黄金时代”铺就“黄金之路”。


作者简介:董一凡,亚太智库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及资深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国际研究和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