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年前的上海什麼樣?

新華社

text

百年看上海。上海這座在中國近代史上搖曳生姿的都市似乎從不以歷史見長,但即將於5月18日揭幕的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正致力於推翻這種“上海歷史很短的成見。

即將與公眾見面的“上海第一村“上海第一房“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井和“上海第一稻等150餘件文物,期待讓人們重新發現和認識6000年前的上海。

從上海市區驅車不到一小時,就可抵達位於青浦區趙巷鎮崧澤村的上海崧澤遺址。2013年,國務院頒布崧澤遺址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綠樹和周邊農捨得映襯之下,崧澤遺址博物館的外形顯得古樸、簡約、秀雅。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陳劍秋副院長介紹說,博物館的建築元素包含了“小橋流水、庭院深深、田園風光,它把很多南方遠古村落整合疊加在一起,是一個“江南水鄉的綜合體。

崧澤遺址是上海遠古文化的發源地,被稱為“上海之源,它與位於上海松江、被稱為“上海之根的廣富林遺址交相輝映,共同詮釋上海的文化起源和根脈。

崧澤遺址發現於1957年,經歷半個多世紀的考古發掘,地下土層中已沒有文物。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館長張嵐介紹說,這座博物館就建立在當年遺址發掘的現場之上。

據考古學家介紹,“崧澤的意思是指“吳淞江流域溼地中的一塊高地。大約從距今7000年起,上海地區海岸東擴,陸地抬升,開始適合人居。6000年前,屬於馬家浜文化的人群來到上海。他們就是上海的先民,崧澤則是他們最初的家園。

伴隨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開館,長達半個世紀的考古成果首次公佈,最受關注的是首次被復原的“上海第一人。2004年春天,考古學家在對崧澤遺址進行第五次發掘時,發現了馬家浜文化時期的7座墓葬,其中一座俯身墓葬中的頭骨保存較為完好,儘管他的軀體已經腐爛。

通過先進的成像技術,“上海第一人的相貌被復原。這是一位年齡在25歲至30歲之間的男性,面部略顯低矮,鼻根低平,跟東亞蒙古人相似。至於他為何俯身而葬?考古學家尚未找到合理解釋。

參與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設計的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係教授高蒙河說,這座遺址博物館採用的一些展示方式、技術和理念,在國際上也比較新鮮,高科技手段的嵌入力圖使觀眾身臨其境,甚至有穿越到五六千年前的感覺。

巨大的屏幕實景模擬出“古今崧澤,聲光電的變幻模擬出一天從早到晚的情景。一邊是五六千年前的上海先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地做飯喂豬;另一邊是上世紀六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遺址上發掘文物的真實場景,倣若一段3D電影。

高蒙河介紹說,這是中國博物館很少使用的“幻影成像技術,長達5分鐘,可以讓觀眾直擊考古現場,消除對這門學科的神秘感、距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