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經過幾代美國人百余年的不懈努力,全美第一座全方位展示黑人歷史與文化的博物館——史密森美國非洲裔國家歷史和文化博物館(如圖)24日正式在首都華盛頓落成開館。美國總統奧巴馬出席了開館典禮並在講話中高度肯定博物館的歷史與社會價值。美國媒體認為,新博物館有助於讓整個國家理解並認同非裔美國人在美國歷史上常被忽略的傑出貢獻,彌合分歧,緩和對立。
奧巴馬發表演說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5日報道稱,華盛頓國家廣場24日人聲鼎沸,無數美國民眾當天共同見證了極具歷史意義的一刻——全美首位黑人總統敲響了著名的“自由之鐘”,為美國第一座黑人歷史和文化博物館揭幕。奧巴馬當天發表31分鐘講話。前總統克林頓和小布什及一眾聯邦政府官員也出席了這一儀式。
奧巴馬在講話中說,新博物館使非裔美國人的歷史故事更豐富、更完整,有助於促進不同族群間的相互了解與團結。奧巴馬自豪地說,非裔美國人的歷史是美國歷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美國故事的中心”。對於過去數百年間非裔人士在美洲大陸遭受的屈辱與血淚,奧巴馬說:“一個偉大的國家從不回避事實真相……我們不是美國歷史上的負擔和污點,我們就是美國。”奧巴馬還說,新博物館對於美國現存的一些嚴峻社會問題提供了“上下文背景”,有助於不同膚色的參觀者換位思考。他說:“也許,一位白人訪客結束參觀後,可以理解弗格森、夏洛特等地示威者的痛苦與憤怒;黑人訪客同樣也會得知,執法者和官員一直在為做出正確的事不懈努力。”
耗資5.4億美元
博物館毗鄰華盛頓紀念碑,占地兩公頃,造價5.4億美元,其中民間募捐的部分超過3億美元。博物館地上3層地下5層,外表由3600塊青銅顏色鑲板組合而成,呈金褐色,而周圍建築多是灰白色磚石建築,因此無論是建築風格、視覺衝擊,這棟建築都顯得與眾不同。《華盛頓郵報》認為這是建築師刻意設計。有評論說,這座建築就像一根針,時刻提醒美國人“不要忘記血腥的奴隸制歷史和種族關系不平等的現實”。館長朗尼·邦奇也認為,博物館的最大作用就是警醒美國社會。
由於所處位置特殊,為不遮擋廣場其他景點,博物館建築的高度受到嚴格限制,60%的建築部分處於地下。博物館負責人介紹說,博物館的展出思路是“從奴役到自由”:訪客先從地下室的“黑奴時代”主題開始參觀,隨著樓層升高,人們可以逐層了解黑人權益在美國歷史中取得的進步。在博物館最頂層,陳列著非裔美國人的藝術結晶。
開館當天,博物館展出3000件藏品。展品大體分為兩類,其中一類體現黑人在得到“平權”之前所受的屈辱,比如一個黑人女孩600美元的賣身契;“現代民權運動之母”羅莎·帕克斯在公車上“拒不讓座”遭逮捕前縫制的衣衫;14歲含冤而死的非裔少年愛默特·提爾的棺材;一系列黑人奴隸使用的物品或佩戴的標識。另一類展品則彰顯黑人在美國運動、音樂和影視娛樂等多個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展品包括搖滾巨星邁克爾·傑克遜的帽子、拳王阿裡的拳擊手套等。博物館目前展出的物品只是全部館藏的一小部分——全部館藏達3.7萬件,其中絕大多數來自個人捐獻,其余展品今後將陸續展出。
幾代人百年的努力
非洲裔學生勞拉來自華盛頓特區一所社區大學,她在開幕式上表演了詩朗誦《黑人的喜悅》,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但也提醒我們要嚴肅對待種族問題。”德利爾是一家慶典公司的工作人員,連日來參與博物館開幕式的准備工作,他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這座博物館告訴人們——黑人是從哪裡來的,受到怎麼樣的待遇,為國家做了什麼貢獻,這個國家也是黑人建設的。”牙醫卡特裡娜說:“種族問題是美國的一個頑疾,我不指望公平和平等很快來到,我們一直在抗爭、為自己爭取權利。”美國霍華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邁克爾·方特洛伊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美國非洲裔的境遇已經大大改觀,但居住隔離、種族歧視等頑疾仍未根除,針對黑人的警察暴力層出不窮,美國種族關系近年甚至呈現倒退趨勢,這催生了“黑人性命攸關”運動。
也有不少聲音反對建這座博物館,北卡羅來納州聯邦參議員傑西·赫爾姆斯警告說,非洲裔博物館將成為一個危險的先例,其他少數族裔將爭相效仿。美聯社說,從最早提出倡議到博物館落成,過程可謂一波三折,耗費美國幾代人長達百年的時間。1915年,一批經歷過美國內戰的黑人老兵提出這一倡議,以期紀念歷代非裔美國人群體。他們的努力1929年初見成效:為凸顯黑人在藝術和科學領域所獲成就,時任總統胡佛將建設“國家紀念館”提上日程。然而,這項計劃沒有得到國會支持,私人籌募也以失敗告終。之後的70年代至90年代,籌劃建館的相關努力同樣因資金困難等問題沒能取得顯著成效。2003年,在民權領袖約翰·劉易斯等人推動下,美國國會通過興建非洲裔國家歷史和文化博物館的法案,由時任總統布什簽署生效。又過了近10年,博物館才正式破土動工。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