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旭,摄影师,现居北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4.05.16”,《出龛入龛——当代美国摄影艺术家访谈录》的扉页上我的字迹。我习惯在买回一本书之后,在同样的位置写上购买日期,有时候还要加一句自勉的话。
扉页内自勉的话。
本书内页,“引论”
这本书已经不知道重新翻看多少次了,253页印刷精美的铜版纸,拿在手里很有分量,不过读起来绝不枯燥,很容易就一下子掉进作者营造的氛围中去,甚至就像一场幻灯片观片会,作者在一旁细细讲述。节奏、深浅火候把握得当。
看照片看什么?我问过画廊主、问过摄影家、问过收藏家,问过观众,也问过策展人,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然而也都能自圆其说地解释他们看到的每幅作品。或许就如同佛的八万六千法门,最终指向的都是自己的内心。
本书内页,杜安·迈克尔斯(Duane Michals)
本书内页,艾米特·戈温(Emmet Gowin)
本书内页,维克·穆涅兹 ( Vik Muniz )
本书内页,维克托·史瑞格 (Victor Schrager)
本书内页,亚当·弗斯(Adam Fuss)
本书内页,戴维·格底斯(David Goldes)
本书内页,阿比拉多·莫瑞尔(Abelardo Morell)
因为观看这些摄影作品时,早就脱离了其创作时的语境,在另外的时间、空间,在不同的场域中四处滴落,所以无论是懂它的人,还是不懂它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归属,寻找到来时的路。
你怎么看,它就怎么呈现。粗略翻过去,可能要失望于书里没有宏伟壮丽的诗化风光,更没有刀锐奶化的翩跹肖像,全是琐碎日常或者“故弄玄虚”而已。
但若置于时间和记忆的维度,这些看上去无甚意义的照片,因其拓展了肉身和时空的局限、人的情感体验,可以称得上是杰作。无论是流连于城市和乡村的渺小个体;细草鸣虫的枯荣盛衰、世间风物的存在于变迁,还是不同时刻中人的怪诞崎岖的精神历险,都如风湿一样细细密密地深入关节,用影像媒介把心理活动可视化,文字转化为布景,个体人物的情感用普遍的颜色、符号、景观、节奏甚至构图、对焦等方式,逐一翻译到最终照片上。
本书内页,杉浓·艾伯纳(Shannon Ebner)
本书内页,杰夫·沃尔(Jeff Wall)
本书内页,安德里斯 萨拉诺(Andres Serrano)
照片里没有不疼不痒,这里面甚至也没有妥协,深情得彻骨。
书房射灯下,纸张的反光此刻好像是粼粼的波光,作者在我面前变出了一条河,闪烁间浮动着美国当代摄影家的入世与出世、先锋的探索、戏谑和揶揄、荒疏破碎和细腻丰富的并存,同代人的欢愉,安定的秩序,也一并倾泻而出,令我心醉神迷。
请原谅我在此夹带了许多私货,但我想我所感受到的这条河,应该和其他读者或者作者所共有。或者至少就是作者在序言部分所说的那个 “龛”。
【书摘】
“仙凡之隔就那么浅浅的一个边界,龛里面是一个小生境,外面是整个社会政治生活,龛里和龛外能够同在一大空间里并行不悖,意识到彼此的存在,相处又十分从容——这种姿态让我觉得很像摄影艺术在美国发展到下按在的状况:每个创作者都有各自的思维模式和一套独立的话语方式,从而发展成一套认识世界的逻辑。”
“仅从地缘上赋予“美国”一个含义,是否能让人满足,是否存在一种“美国的”摄影,而不仅仅是“在美国”的摄影,这里面包含了作者对一个零散成绩的个案写作的更高一层决心。”
“与有限的照片形态相比,更有趣的是照片后面变化的意识形态。‘当代’存在着一个个被继续、被对应和被反省的‘现代’对应物。这些‘对应物’有些在访谈中有具体的内容提及,更多的还是作为被访者无意识的的参照物存在的,是被隐去的上下文。”
“入龛出龛。人们在忘记自己的道路上实际上在源头上是被这些被忘记的人选择的: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盲点。”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