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創造可能——"流浪者"在雲門劇場分享旅途故事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章利新 陳鍵興)“白牡丹白來者耀人哩,阿哥的白牡丹呀……”剛過去的星期日,台灣雲門劇場裏,響起了大陸西北“花兒”民歌《白牡丹》。這是台灣青年紀柏豪在大陸西北地區“流浪”一年後帶回家鄉的“禮物”之一。

受台灣雲門基金會“流浪者計劃”資助,紀柏豪去年前往甘肅、青海、寧夏,做實驗聲音演出,並探訪西北民歌和手工藝。談到此行的初衷,他解釋說,因為從事音樂工作,一直對西北民間音樂的傳統和環境很好奇。

因為這份好奇,紀柏豪遠走大西北,穿越河西走廊,探訪各地民間小曲、方言和民風,親歷“花兒會”上的攔路對歌。查訪之後,他發現只憑個人力量,難以將如此複雜多樣的當地曲藝形式系統整理。

“在旅程中,我逐漸調整心態,錄音採集讓位於交流互動,回歸到單純的聽眾身份,讓原本遙遠又陌生的聲音映照出自身的定位。”這是紀柏豪在“流浪”中的收穫和感悟。

已經實施11年的“流浪者計劃”,此次首度在雲門劇場舉行發表會。今年返回台灣的12位“流浪者”齊聚一堂,分享他們的旅途故事,有的充滿收穫和成果,有的充滿意外和奇遇,有的則為大家揭開神秘領域的一角……

雲門舞集創辦人、“流浪者計劃”發起人林懷民剛結束為期七周的歐洲巡演,當天現身會場為“流浪者”鼓勁。他說:“他們不只是我們的‘特派員’,他們告訴大家:年輕可以做很多很棒的事情。”

年輕的許雅菁拿著自己種的稻穗出現在會場。因為從自家農田看到台灣農業因過度商品化而失去生命力,她選擇遠赴日本北海道調查當地農業產銷系統,返臺後投入農業工作。

許雅菁走進五個日本農業家庭,共同生活,學習各種作物的個性、氣候影響及有機農場的經營管理。“這段日子,宛若探足涉入一彎溪水,初始沁涼,繼而開啟一切感官,體察並面對自然環境之於人類生活的影響、贈與,或者有時剝奪。”許雅菁表示。

回到台灣,她過上了“在田埂上流浪”的農人生活,要把自家種出的糧食與果蔬帶給更多人。她認為,對台灣食品安全問題來說,如何讓消費者對食材的關注直接影響農業形態,擺脫慣行的生產銷售模式,進而改良土地環境,將是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年輕攝影師張皓然選擇赴印度追尋溼婆的傳說,以無人機空拍的影像紀錄,呈現恒河中下游平原的風土人情。結果,在拍攝過程中,他被當地警察帶去偵訊,沒收了無人機和其他設備,他不得不改變計劃,跟著當地人學塔布拉鼓。

他認為,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裏旅行,“時間”感並不是最重要的事,需要打開所有的感官去體驗、用最本能的方式去生存。“對明天一無所知,對過去毫不眷戀,專注於當下時光,是流浪中最迷人的狀態。”張皓然說。

影像工作者黃琇怡沿著湄公河旅行,思考故鄉的濁水溪,尋找人與河流之間的深層關係;手語工作者黃福聖前往韓國,了解當地聾人文化和福利;非營利組織工作者鄭欣娓到印度記錄、書寫當地跨種姓戀人們的生命故事……

“回到台灣,忙碌依舊。我時常想起這趟旅行給我帶來了什么?我覺得是在不惑之年為自己找回了一種篤定,知道了自己適合什么、不適合什么。”從印度回來的劇場設計師王奕盛說。

11年來,“流浪者計劃”已經資助107位年輕創作者及社會工作者,前往世界各地進行“貧窮旅行”,完成個人計劃。他們當中,文學美術建築類有29位,表演藝術類有31位,視覺藝術類有27位,社會服務類有20位。他們返回台灣後,繼續在所屬領域耕耘,並多有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