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助推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

新華網

text

【亞太日報訊】中國—東盟智庫16日發表《南寧共識》指出,深化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共同建設“一帶一路”,對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和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為助推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與東盟陸海相鄰的廣西積極行動,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優化口岸關檢機制、鼓勵優勢產業布局東盟、力促多元化合作發展,有效提升了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使雙方在合作中實現了互利共贏。

貿易更便利:區域通關一體化 口岸合作謀發展

廣西柳州富達機械有限公司不久前出口9臺螺桿壓縮機到印度尼西亞。貨物從申報到放行的整個審核過程,都在海關電子平臺上完成,僅花了幾分鐘時間。申報當天,貨物就順利從廣東蛇口口岸裝船運出。

富達機械有限公司貨物的快速通關,得益于今年初實行的“泛珠”四省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富達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與原來采用的“轉關運輸”相比,通關一體化減少了轉關的繁雜手續,節約了5至7天的通關時間,節省轉關運輸費用近萬元。

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優化外貿通關手續,廣西邊檢部門探索開展“5+2”“白+黑”預約通關試點,建立邊民自助通道、檢驗檢疫與海關“直通放行”等新型查驗監管方式。

與此同時,廣西邊境陸路口岸中進出口貨運量最大和人員出入境最多的2個重點口岸開始延長通關時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魏然介紹,中越友誼關—友誼、東興—芒街口岸實施口岸延長通關時間,是廣西近年來與越南邊境開展口岸通關便利化合作的成功實踐。

在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廣西外貿保持了較快增長。統計顯示,今年1至8月,廣西對“一帶一路”國家外貿進出口97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3%。其中,廣西對東盟進出口854.8億元,同比增長19.4%,東盟繼續保持廣西最大貿易伙伴地位。

為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即將舉行的第12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將啟動中國-東盟貿易便利化研究,并發布中國-東盟貿易便利化研究報告。

企業走出去:產業布局尋商機 融合發展促共贏

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目光投向東盟市場,通過優勢產業走出去帶動東盟共同發展。廣西水電工程局下屬的廣西電力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與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包的越南首座綠色水電站占化水電站,2014年發電量近2億千瓦時,是越南首座低水頭綠色電站。

廣西電網公司副總經理吳小辰說,企業走出去與東盟國家的需求形成呼應。大量送變電項目在東盟國家的建設,是這些國家對“中國制造”的認可。

統計顯示,從2002到2014年,廣西對東盟投資從460萬美元增長到17億美元,增長了369倍。

廣西社會科學院院長呂余生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國際產能合作不斷加強,一些優勢產業和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到東盟國家投資設廠,提升了東盟國家的產業和工業化水平。

合作多元化:互動交流更頻繁 平臺創新添活力

潘毅帶著家人從四川到廣西東興市選購紅木家具,卻意外地收獲了一趟出境游。東興市邊境旅游辦證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馮云巍介紹,東興市在2013年恢復邊境旅游異地辦證業務,只需身份證,3人以上組團就可實現出境游。

邊境旅游異地辦證業務是廣西與“一帶一路”國家攜手推進人文領域合作的縮影。近年來,廣西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合作框架下,不斷推進與東盟在教育、文化、醫藥、警務等多領域的互動交流。

與此同時,廣西搭建了一系列創新性平臺,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中馬欽州產業園、跨境經濟合作區、邊貿互市貿易區、北部灣保稅物流體系……多個與東盟合作的新平臺正在搭建運行。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是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政府合作的首個產業園,目標是自貿區運作方式的4.0版產業園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高樸說,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兩國雙園”成為中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先行探索和重要實踐。

一年一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效應也日漸凸顯。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說,9月18日至21日在廣西召開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將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的多個重點領域舉辦系列會議論壇,推動更多合作機制和項目落地,讓東盟國家分享“一帶一路”建設紅利,更好發揮中國—東盟自貿區“助推器”的作用。

(原標題:廣西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助推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