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继续调整组织构架,这次是区域裂变

界面新闻

text

经过去年以来集团和区域的多次整合后,碧桂园又开始了部分区域的分拆工作。

接近碧桂园人士对界面新闻透露,近日碧桂园再次对区域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共涉及21个区域,其中沪苏、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规模较大的15个区域被拆分成41个;其余区域则涉及到管辖项目范围的调整变更。

此轮调整后,碧桂园新增26个区域,下辖区域数量由此前的47个增至73个。

碧桂园方面称,这是去年以来集团主动进行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的最新延续,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变化,继续推动总部精干高效、区域做强做优、项目做一成一,有利于继续深耕三四五线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全周期竞争力。

这次调整是碧桂园今年来进行的第三次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但却是唯一一次对区域进行分拆。

相比前两次整合资源、提升效能,这次拆分是为了减少汇报层级、缩短决策链条、提高管理效率,持续深耕、坚定下沉等,是精细化管理的体现。

碧桂园会继续执行“坚持占领三四线、坚定下沉五六线、谨慎布局一二线“,顺应市场变化,加强精细化管理的调整。有分有合,强调“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今年2月,碧桂园将集团两个部门合并,同时对位于长三角区域、华北、西北以及华中等地的29个区域公司进行重新划分,如合并甘肃区域、兰碧区域为甘肃区域,合并沪苏区域、上海区域为沪苏区域等。此后,碧桂园减少了14个区域。

一个月后,碧桂园再次将广东的11个区域公司整合成三个,即广州区域、清远区域、韶关区域、广恒指挥部并入广清区域,深圳区域并入莞深区域,惠城区域、惠州南指挥部、产城发展事业部并入惠深区域。

前两次区域调整后,碧桂园下辖区域总数减少至47个。经过最新的分拆后,碧桂园区域总数重新增至73个,比年初时还多。

其实可以发现,碧桂园在前几次的区域合并中,主要是将部分业务规模偏小的、地域邻近的区域进行调整,例如合并京东北、天津区域为天津区域等,以进一步有效利用优势资源,提升区域工作效率和承责能力。

而此次的区域裂变,则是对沪苏、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市场规模及管理半径较大的区域进行了分拆,例如,原沪苏区域分拆为沪苏、南通、苏中、苏北4个区域,原湖南区域此次也一分为四。

此前两次区域合并不意味着收缩,这次除了裂变,也有部分区域管辖城市的调整。总体特点面对的市场容量大,业绩规模和管理半径大,有客户、业务、团队基础,便于精细化聚焦当地市县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碧桂园湖南区域区域公司已连续多年保持当地市场占有率第一,销售额超过当地第二、三、四名的总和,而原沪苏区域去年全口径销售规模约870亿元,销售规模连续三年位居集团第一,堪比一个中型房企的规模。

对于今年以来一系列区域构架调整,碧桂园方面透露,区域架构调整的目的始终是围绕提高管理效能、聚焦深耕三四五线市场、提高全周期竞争力,调整依据主要是根据所在区域市场容量、业绩规模、管理半径、区域运营团队的综合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合并或裂变等举措。

在5月6日碧桂园的月度管理会议上,碧桂园总裁莫斌就表示,在做好安排的前提下,集团还会根据市场整体情况、区域管理能力和项目运营能力等,对部分区域进行裂变,“通过裂变,让更多优秀的人才走向关键岗位。”

从2019年开始,为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和发展需求,碧桂园一直在进行符合自身发展策略的内部调整和组织优化,从集团层面的职能中心到一线区域和事业部,碧桂园调整的核心依据,是要符合“行稳致远”的发展战略。

2019年3月,碧桂园对集团功能交叠类似的部门进行了整合,使集团在投策、财务、营销、成本、行政等重要业务板块效率更高,流程更精简,调整后总部设有13大中心,37个部门,5大事业部。

到去年11月份,碧桂园的组织架构调整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对国内营销大区、区域营销架构和职能进行调整,将“前策产品板块”、“市场策略板块”、“营销事务板块”三大板块,合并调整为 “营销支持板块”,目的是为了打破区域内各组织间的壁垒、有效整合工作。

无论是2019年还是2020年,碧桂园都将“全竞提升”作为发展的主题。碧桂园组织变革具体是要做到将总部调整定位为战略性大脑,而不是简单的职能弱化。基于总部职责下沉,各一线区域也会同步进行组织和职责优化,加大授权的同时,也要强化区域承责能力。

在4月3日的内部高管会上,莫斌也曾指出,组织的优化是一个永续的过程,未来还有可能根据市场、内部管理需要继续调整,然后聚焦深耕、提高效能。

碧桂园今年继续保持着稳定的销售增长,4月份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合同销售额约490亿元,较2019年4月同比增加3.76%;今年前4月,碧桂园累计实现权益销售金额约1498.8亿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