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污染省份在陣痛中尋求轉型

text

新華社石家莊7月2日電

題:中國重污染省份在陣痛中尋求轉型

新華社記者石昊

時值盛夏,張哲這幾天卻格外忙碌。他領導的團隊正在太行山脈的荒坡上“種植”“太陽樹”。

烈日下,一片片太陽能電池板組成的陣列在山坡蔓延,英利光伏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的一座大型地面電站即將在保定完工。這些張哲口中的“太陽樹”不僅能提供清潔電力,也成了河北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抓手。

作為公司負責人,張哲這幾年過得並不輕鬆。受貿易爭端影響,中國光伏組件的生產和銷售很不景氣。在此背景下,英利決定向產業鏈下游走,發展地面電站和分佈式電站。實際上,這一戰略決策不僅是基於市場的判斷,也和河北的優惠政策密不可分。

“我們的電站不僅享受國家各項政策,河北每度電還額外補貼0.3元。”張哲說。有了這筆錢,光伏發電的利潤率得以提升。此外,為了鼓勵清潔能源投資,河北將光伏電站項目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同時還簡化了各項審批流程。

在河北嘗到政策甜頭的企業並非英利一家。今年初,河北開始實施“三個一百”工程,從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各確定一百家領軍企業,在用地指標、項目審批、產品銷售和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政策傾斜。

河北培育新增長點的努力,既有長遠考慮,又迫於嚴峻的下行壓力。

5月份中國十大空氣污染城市中,河北六城市榜上有名,省會石家莊更是位於榜首。河北已連續數月成為中國“最臟”的省份。嚴重的大氣污染讓河北飽受壓力,而經濟結構過重、產能過剩被認為是問題的癥結。

為了不做“壞鄰居”,河北決心打破自己的飯碗:從2014年到2017年共壓減鋼鐵產能6000萬噸、水泥產能6000萬噸、煤炭消耗4000萬噸以及平板玻璃產能3000萬重量箱。

為了嚴控污染,河北給這四大行業安裝了智能IC卡。這種“排污黑匣子”可以實時監控企業的排放數據。另外,河北還在公安廳下設了“環保警察”,專門打擊環境違法犯罪,目前已破獲案件一千餘起。

“壯士斷腕”的決心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今年前五個月,河北PM2.5和二氧化硫分別同比下降7.4%和26%。然而,壓減產能和強力治污也帶來了“傷筋動骨”的影響。

由於國內外市場需求不足和大氣污染防治、化解過剩產能等因素疊加,一季度河北GDP增速由去年的8.2%驟降至4.2%,全國排名倒數第二,滑出了合理區間。

與此同時,四大行業壓減產能將帶來數千億元的資產損失,減少數十萬個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昂貴的脫硫、脫硝、除塵設備也成了不少企業難以承受之重。未來幾年,轉型升級的陣痛料將一直伴隨河北經濟的發展。

無獨有偶,隨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期,不少省區市也在經歷經濟增長放緩、結構調整困難等改革的陣痛。如何既利當前又惠長遠,既要全面深化改革,又使經濟保持合理增長,是中國面臨的重要課題。

河北面臨的挑戰也引起了國務院督查組的重視。為了促使國務院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儘快落地生根,國務院近日派出八個督查組分赴有關部門和地區開展督查。國務院第六督查組組長楊傳堂在河北督查時,要求該省高度重視經濟增速下滑帶來的問題。

河北省省長張慶偉說:“河北的發展正處於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既面臨加快發展的艱巨任務,又面臨結構調整的巨大壓力,特別是完成國家下達的化解產能過剩、治理大氣污染的硬任務,更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艱苦的努力。”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河北在做好減法的同時,把“三個一百”工程作為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努力做好加法。

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河北設立了1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培育新能源、新一代信息、生物醫藥等八個行業。現代服務業方面,河北在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中各篩選5個重點行業,分行業細化配套政策。傳統產業升級方面,河北出臺了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計劃,推進優特鋼、汽車等10個產業鏈升級和千餘項技改項目。

國務院督查組對河北的“加減法”給予了肯定。楊傳堂說:“河北既壓縮產能過剩、治理環境污染,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到了有進有退、進退並舉。河北的做法是貫徹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的一大亮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