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半生独腿归来:那是他走不出的大凉山

中国新闻网

text

舒发军的家乡热河镇棉花村就在雅砻江边、大凉山里。 王祖敏 摄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 题:出走半生独腿归来:那是他走不出的大凉山

中新网记者 王祖敏

20年前,当16岁的他怀揣少年炙热的梦想走出他在雅砻江边、大凉山里的家乡时,他没想到还会回来,更想不到回来时一副双拐取代了他的左腿。

10年前,当他成为全球唯一单腿变脸表演者时,他也没想到未来与他密不可分的不是那些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脸谱,而是当时他并不熟悉的芒果。

他叫舒发军,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润捷富农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理事长,大凉山热河独腿“芒果王”。今年是他返乡创业的第五年。

为践行一年多前的诺言,中新网记者日前走进了他的家乡热河镇(此前为热河乡)棉花村,听他讲述了一个如同大凉山一样充满悲情但也蕴含着力量的故事。

舒发军的“小目标”是打造出热河芒果品牌。 王祖敏 摄

从健全人到残疾人,他的人生布满“急拐弯”

这是一次迟到的采访。2018年,中国慈善联合会、清华大学等联合发起“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他成为首批优秀学员,于去年5月进入清华大学培训。记者正是那时与他相识,并承诺到他的芒果基地采访。

从德昌县城去热河的山路崎岖险峻且弯道连连,恰如他的人生之路。

1984年,他出生于德昌县最为偏远的热河乡,上有一个姐姐,父亲是一级聋哑残疾人。

舒发军参加演讲比赛。舒发军供图

“穷”或是外人说起大凉山的第一反应,但贫穷的童年已是他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我爸聪明能干,我妈勤劳乐观,他们将自己能做到和能得到的最好的都给了我。邻居、村民们淳朴友善,使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生在残疾人家庭。出门见水,抬腿进山,满足了一个男孩子的猎奇和贪玩。所以那时虽然穷,但非常快乐。”他说。而这种一直伴随着他的温暖记忆也积淀成后来促使他归来的浓浓乡情。

16岁那年,他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弯道”。

因无力承担学费,考上县城高中的他在一所技校勉强就读半年后被迫辍学,踏上外出谋生之路。仅仅几个月后,第二个“急拐弯”来临——一场车祸,让他在2001年3月13日永远失去了左腿。随后,不堪打击的母亲在他刚度过18岁生日时脑溢血去世。

不愿拖累聋哑父亲,更不愿每天生活在村民们同情的目光中,他拄拐再次走出大山。

卖掉家中的羊凑钱开餐馆,因不懂经营倒闭;去信用社贷款创业被质疑还贷能力,被拒;脐橙种下后没钱买肥料,种植失败;被骗至传销窝点好不容易逃出,已身无分文……那几年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他的绝望远远超过车祸后躺在病床上的半年。“那时,我常在夜里叫着‘妈妈’醒来,泪流满面地对着黑暗,那种孤独和无助……”他摇着头不愿再往下说。

支撑着他走下来的是以失去母亲为代价的18岁“成人礼”:坚强与责任。“我是家里的独子,哪怕只有一条腿,也必须站起来!”

经人介绍,他去凉山州残联求助,被安排学习按摩。经过几个月培训,他这个最不被看好的插班生成为同期学员中第一个找到工作的。在省吃俭用积攒下一点钱后,他于2006年底踏上了去成都的行程,开启了他的另一段人生。

他本是去成都市残联自荐当运动员,没想到却以一支小时候学过的凉山舞蹈,阴差阳错地成为市残疾人艺术团的舞蹈演员。两年后拜师学变脸,在2010年成为全球唯一单腿变脸表演者,并受邀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灾后重建赴珠海、香港及加拿大多地等巡回义演;2013年,他入职一家农业公司,同时兼职做演员,有了更稳定的工作和收入;2014年他还在省残运会上获得铁饼项目的金牌,实现了当初他要在运动场上夺冠的梦想。

这期间,他娶妻得女,事业和人生都步入“黄金通道”。

总结这10个年头的小小成功,他说:“也许勤奋和努力才是最好的出路,而这些恰恰是我的全部家当。”

回乡义演后,与母校的同学们在一起。舒发军供图

2015年,为了那份故土情怀,更为了答谢父老乡亲曾经对他的帮助,他回到家乡举行感恩演出,为他的人生带来又一次“急拐弯”。

那时,热河乡已开始发展芒果种植。但当地主要劳力基本在外打工,留守的老人孩子和妇女都缺乏种植技术,更没有外销渠道。村民们希望他这个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家乡“名人”能助一臂之力。

看着那些已渐渐苍老的叔叔伯伯和大婶大嫂们的殷殷目光,目睹眼前熟悉的一切,他发现虽已离家15年,但这片贫穷而美丽的土地在他的记忆中从未走远。

2016年初春,他决定回归大凉山。

组织村民学习搭架和剪枝。舒发军供图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从16岁时离家到32岁返乡,此时的舒发军正好出走半生。归来虽已“面目全非”,但不变的依然是那颗炙热的少年之心。

如果说故土情怀让他对家乡有一份长久牵挂,那次义演则促成他将牵挂变成了行动。“热河完全没跟上这些年来外面发展的节奏”,他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返乡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买书恶补芒果种植技术、去四川省内和周边城市进行考察、到攀枝花芒果基地取经学艺……返乡后,他成立了合作社,踌躇满志地想带乡亲们迅速脱贫致富。

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舒发军供图

如今,站在高处,他指着眼前蜿蜒的雅砻江和两岸云遮雾绕的山峦,对记者透露了他当时的另一个“野心”:“一份安稳的工作、一个表演的舞台都太有限了,你看这里的舞台有多大!”

那时棉花村种植芒果约500亩。因为临山滨江,无法成片,基本是零星分布,且树木矮小瘦弱,树下杂草丛生——村民们沿用着最原始的种植方法,“顺其自然、靠天吃饭”,产量和质量根本上不来。

如何让村民学会“标准化”管理成为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因交通、信息不畅,当地人大多思想保守,加上缺乏劳动力,育苗、施肥、除草、嫁接、剪枝、搭架等需要时间、人手和耐心的繁杂程序让乡亲们有些抵触。

说服他们扩大种植规模则是另一个棘手问题。芒果从育苗到挂果,至少需要4-5年,周期长、前期投入高,而村民们想要的是成本低、见效快的产品。

他深知凉山人的个性,想不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动。好在多年闯荡已磨练出他足够的韧性和耐心,他一边带村民出去考察、参加县里镇里的各种芒果种植技术讲习班,一边也琢磨着如何让村民们快速尝到甜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017年初春,他外出考察时发现南瓜售价不错。而凉山南瓜品质好,种植成本低,当年就能获利。回村后,他兴致勃勃发动大家种植,承诺保底5毛1斤收购。不承想当年各地南瓜丰收,秋季上市时收购价已降至每斤3毛左右,村里200多万斤南瓜顿成“难瓜”。

善良的村民们表示愿按市价卖出,但他不愿食言,坚持以5毛价格收购。“幸亏那时县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发动全县爱心购买才解了我燃眉之急。”他笑称,“所以我在县里最‘出名’的是卖南瓜,而不是种芒果。”

雅砻江边山坡上星罗棋布的芒果树。 王祖敏 摄

“难瓜”将他从成都带回的积蓄基本亏光,却为他赢得了“名气”、信誉和口碑。加上一年多的培训和他不厌其烦地讲解,村民们逐渐认可了他的想法,开始按标准化操作,种植面积也日益扩大,但也随之出现合作社销售和发展的瓶颈。

正在此时,他被推荐参加“领头雁计划”的培训。“当你急需某个‘知识点’时,学习效率和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度是最高的。”他说,“‘领头雁’课程传授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我豁然开朗。”

他利用所学通过供应链为销售平台供货,尽管利润空间很小,但解决了部分芒果的销路。他让村里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条件加入合作社,成为股东,用为数不多的利润给他们分红,哪怕到目前为止,他自己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如今,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已有131户,芒果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今年合作社收购芒果100多万斤。因受疫情影响,芒果价格大幅下跌,但合作社农户户均芒果销售也逾万元,个别种植面积大的农户甚至达到10万元。

合作社的“小卖部”也是他的“办公室”。 王祖敏 摄

这是他的家乡,是他走不出的大凉山

跟着舒发军查看星罗棋布的芒果种植地,记者见所有树木都已搭架,不少村民在地里忙碌着,少数待摘果全部套着白色的纸袋。

舒发军欣慰地说:“芒果产量上来了,村民们尝到了正确种植和管理的甜头,现在不用提醒,到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都清楚得很。”

人工除草、“少用杀虫剂,多施农家肥”是他对芒果种植的硬要求。给果实套袋也是为了防虫害,以减少甚至不用农药。他说,热河芒果挂果时间长、糖分高,且不同品种的热河芒果一般在7-9月成熟,此时其他地方相同品种的芒果大多已过季,热河芒果便有了时间差的优势,但“再多的优势也必须以保证品质为前提”。

这件红色T恤上的图案和文字,连接着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王祖敏 摄

在村里四处参观时,记者还发现,和一些贫困山区的“留守村”不同的是,棉花村颇有人气,一路上舒发军不断和来来往往的人打招呼,他们大多都是青壮年。

他告诉记者,芒果种植效益渐显,吸引不少青壮年回乡。如今,每户基本会有一到两个壮劳力,其他在外打工的,很多人会选择在芒果收获的时节回来帮忙。他希望热河芒果还能吸引更多人返乡,因为这些土生土长的“在地力量”,才是真正为乡村“造血”、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

从2016年至今,他回乡已近5年。谈到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他想了想说:“基本实现吧。芒果种植逐渐走上正轨,并带来部分劳动力回流;合作社运作模式正在摸索中改进和完善,社员们也有了小小的收益。但与当初的设想相比,更多的是遗憾。”

他的遗憾来自于人才的匮乏。相对于其它城市,偏远的凉山尤其是乡村留不住更招不来人,以至于到目前为止他的合作社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团队。除了口口相传的购买者和他自己在朋友圈“吆喝”外,没有自己的直销渠道,更难以实施他打造热河芒果品牌的构想。

此外,今年芒果价格大跌,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加上受困于资金,也影响到芒果种植的规模化发展。

这些未竟心愿,也成为他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扩大芒果种植规模,优化品种,进一步提升质量,打造出属于热河芒果的品牌。他还希望能更多地参与乡村振兴事务,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尽一份力。

今年,他荣获四川省劳模称号,并成为感动凉山十大人物之一。“其实这些(荣誉)我还受之有愧,但我相信,总有一天大凉山里的日子会和这里的景色一样美。”他信誓旦旦地说,像是许下一个诺言。

在热河的山水之间,他那件红色T恤分外显眼。衣服背后的脸谱代表着他的过去,左上单腿拄拐立于大山之上的图案是他的现在,右上融合了他的产品和他个人“特点”的“芒拐拐”三个字,则是他未来所要致力打造的品牌。

在返程路上看到记者边拍照边惊叹于雅砻江和两岸的美景时,他自豪地说:“这就是我的家乡,谁会不爱?!”(完)

他希望大凉山里的日子和景色一样美。 王祖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