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两枚来!”苏普又兴奋地在微信朋友圈吆喝起来。
苏普是北京独立制表沙龙“以时沙龙”的主理人。他帮着吆喝的是深圳独立制表商贝伦斯(Behrens)在2020年出产的一款名为“BR转子”的高复杂功能腕表。这款表有着黑红色调的外观,仅限量生产10枚,早已售罄,仅剩最后两枚尚未交付。
BR转子如今在国内腕表圈成了网红。这对于中国制造的高端腕表是新鲜事。半年以来,苏普积极地推广、吆喝和售卖“BR转子”。这背后很大的原因是他全程参与了这枚腕表的诞生。
BR转子的设计师是贝伦斯总制表师老J。苏普和老J的关系颇有点伯乐和千里马的意思。正是苏普和老J合作,才让老J造出了中国制表罕见的成功出海之作,而且整个过程只用了半年。
时间回到2020年9月11日,贝伦斯收到了日内瓦钟表大赏GPHG(Grand Prixd' Horlogerie de Genève)的官方邮件:“我们高兴地通知您,贵品牌旗下转子模型腕表已经被提名角逐今年‘最佳挑战者’腕表”。
GPHG素有“钟表界奥斯卡”美称,是全球制表品牌与专业人士梦寐以求的奖项。二十年来中国制表仅有两次入围过GPHG,第一次是2019年深圳玺佳创新(CIGA Design)推出的一款腕表,而第二次就是贝伦斯的“BR转子”。
这也是为什么一收到邮件,苏普就把消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以时“微博、Inst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很快,国内外腕表圈,从玩家藏家到腕表媒体,越来越多人注意到这件事。
BR转子入围2020年日内瓦钟表大赏GPHG
入围“表届奥斯卡奖”
其实,不管是苏普,还是老J,又或是贝伦斯团队其他成员,对能不能最终杀入2020年日内瓦钟表大赏始终抱持着“一半一半”的心态——心怀希望,却又小心翼翼地压抑期望。毕竟,报名参赛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国内到瑞士这一路沿途的质疑声就没断过。
2020年9月初,贝伦斯委托GPHG的中国评委常伟帮忙,向GPHG递交了概念图投稿。但投稿立刻遭遇组委会的质疑,苏普向界面时尚回忆道,“组委会马上就给返回来了,原话说的就是‘觉得你们做不出来这样的东西’。”
当时,BR转子样机(行业内称之为工程机)已经做好。BR转子突破了三个指针计时的传统,用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饼(勒洛三角型)来指示时间。
它的工作原理是让这两个大小不一的三角饼叠加在成一个非同心圆结构,在发动机芯的作用下互相带着转动。“这个和马自达转子发动机缸体内的转子模块运行的原理是一样的,很厉害。”
所以,一听到GPHG组委会的质疑,苏普和贝伦斯快马加鞭地把BR转子工程机寄到了瑞士。这才说服了组委会,“他们吓了一跳,虽然工程机打磨很粗糙,但它已经实现了勒洛三角转子运行了。”
事实上,老J和苏普在合作之初就有很大的野心——在推动“BR转子”项目成立之初,就是奔着入围GPHG的目标去的。
2020年初,苏普在参观老J工作室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BR转子的概念草图。这是老J花了三年时间构思如何用转子引擎显示时间的成果。“国产三针表已经烂大街了”,老J很想在时间显示方面做出创新和突破。
苏普和老J相识于2019年1月的一次上海表展。苏普看好老J的才华,但他觉得老J当时的产品还需要一个平台推他一把。
苏普今年35岁,曾经在德国留学,之后又移居至瑞士工作,在欧洲生活了八年。他开过旅行社,之前还在药企和瑞士表厂从事市场工作,其中包括在欧米茄OMEGA瑞士总部工作了两年。在入了独立制表的“坑”之后,他成为一名独立制表文化的“布道者”。
按照他的话说,“在这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很清楚消费者脑子里想什么,想要什么。”
看到那份BR转子的概念图后,苏普觉得他与老J合作的契机来了。他鼓励老J把BR转子从概念付诸实践,且提出要将BR转子在做工、定价等方面做到至少接近国际水准的高度。
在苏普看来,贝伦斯2019年以前推出的腕表系列,至少达不到其创办的以时沙龙引进独立制表的标准。 目前进驻以时的独立制表品牌有瑞士的Genus、Nord、HYT等,也有中国独立制表人郭鸣的品牌Guoming,它们在国内外表圈都有很高的美誉度。
贝伦斯从2012年到2019年的7年间,一共推出过7个系列腕表,这些产品设计其实颇有创意。比如“THE MOON PHASE”系列腕表,区别于常见的静态的“月相”显示功能,所显示的“月相”是一个动态完整的过程。又比如“the Spaceship”系列,贝伦斯自主研发了一套“流浪时间”计时机制,时刻镶嵌在时针上,一起转动。
但贝伦斯的腕表存在做工不够精细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这些腕表的定价。
贝伦斯此前七个系列产品定价基本在1000至2000美元这一区间。这意味着在前期的成本投入上不会太高。苏普告诉界面界面时尚,“表这个东西,创意是第一位,然后就是做工。创意和钱无关,但是做工真的和钱有关。”
在苏普的力主下,围绕BR转子的创意,贝伦斯团队决心在品控、尺寸、机芯、定价等多方面做出突破,从零开始设计一块完全中国制造的转子腕表。
事后回顾自己在整个项目运行中扮演的角色,苏普自己做了个类比:“百达斐丽的创始人之一安东尼·百达斐丽,他其实也不懂制表,但是他知道如何去指导一个品牌前进的方向。”在创新设计的基础之上,苏普为BR转子项目融入商业的考量,尽可能地确保产品能够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
需要提到的是,将马自达发动机的转子模块概念引入腕表并非贝伦斯首创。
早在2013年,瑞士顶级独立制表品牌MB&F和Urwerk就想到了把汽车的转子引擎概念运用到计时器当中。双方当时联手做了24枚“转子”腕表,制造工艺相当复杂,单枚售价高达18万美元(约合127万元人民币)。
不过,MB&F和Urwerk当年研发的“转子”腕表尺寸硕大,59毫米的表盘对亚洲人的手腕是一大压力。而且,“可能是系统阻尼的原因,那枚腕表不得不采用了输出阻力大的手动机芯。”苏普解释道。
再加上MB&F和Urwerk合力研发的那枚转子制作工艺复杂,从而难以实现规模量产,其高昂的定价令大部分腕表爱好者望尘莫及。
早在2013年,MB&F和Urwerk联手以转子引擎为灵感研发的“转子”腕表,表盘尺寸为59毫米。
而老J想要做一枚适合亚洲人的转子腕表。老J最后设计出了直径42毫米,厚13.6毫米的BR转子,这比MB&F和Urwerk七年前的那枚转子小了很多。
同时,BR转子使用特殊润滑机制,大幅降低了系统阻尼。还直接采买了高规格的瑞士ETA2824动力机芯,在二次调校后将计时误差控制在0至5秒之间,使得BR转子达到了相当高的精准度——苏普介绍说,“基本追上了欧米伽的METAS认证和劳力士的Superchronometer认证。”
相比于技术创新的突破,BR转子更让人惊喜的是它的价格“格外亲民”。目前,BR转子共分为两款,一款外观呈灰色,不限产量,定价为25800元(约4000美元);另一款外观为黑红色,限量十枚发售,定价为42800元。
瑞士资深腕表评论家Marc Andre Deschoux在一期腕表开箱自制视频节目中这样评价:“今天瑞表工业体系能否用4000美元做出这样的腕表?我认为基本不可能,尤其考虑到MB&F和Urwerk联手做的转子腕表标价超过18万美元。”
“性价比真的太高了。”苏普说,“但我觉得它的高度还是不够,它的售价决定了它的成本,而这决定了它的用料和做工。”
另外,虽然贝伦斯的转子模块是自主研发并有改进突破,但采用的动力机芯并非自主研发。
这些都成了BR转子最终未能成功当选GPHG 2020年度最佳挑战者腕表的原因。
瑞士时间2020年11月12日,GPHG 2020颁奖仪式因为疫情改为在线直播。苏普和老J,还有贝伦斯团队的人在电脑前等来了结果:BR转子输给了同组由帝舵Tudor推选的一款腕表。
在苏普看来,除了腕表本身的问题,背后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来自中国的贝伦斯实在是毫无名气。在这种情况下,品牌还几乎没有投入任何费用进行游说。就像参加奥斯卡奖需要大笔的公关和游说费用一样,如果参与一个相对客观,但并非绝对客观的瑞士腕表奖项不做公关投入,想要胜出难度很大。
转子出圈,打动了只买劳力士的国人
不过,这没有影响BR转子打动全球买家。
买BR转子的主要是独立制表玩家,除了国内买家,也有来自日本、瑞士、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海外地区市场的客户。这些玩家绝大多数有很好的经济实力,“基本上都是手里有几块表了,已经花了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
独立制表文化在国内才刚刚起步,这个圈子的玩家比通常所说的国内表圈还要小众。国内表圈玩大品牌的人更多一些,有经济实力的表友通常也是从瑞表品牌入手,比如欧米茄、劳力士、江诗丹顿,更贵一点的如百达翡丽。
“国人也开始花钱买国产表了,25800也不便宜对吧?我觉得这是一个进步。”苏普说。
20万的买家个人定制款BR转子。图片来源:苏普
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成长。
“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对西方品牌的审美疲劳,” 中国香港独立制表品牌Atelier Wen的联合创始人Robin Tallendier在2020年10月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提到,“中国消费者也有了更强的民族自豪感,本土消费持续增长,这些都将帮助具备中国特色的本土奢侈品牌的崛起。”
不过,现实状况是,国内消费者整体上仍对瑞表为主的欧洲制表品牌有更高认可度。国产表产量大,但附加值低、品牌力弱。
根据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FHS(the Federation of the Swiss Watch Industry)数据,2019年中国共出口了6.643亿枚腕表。对比看,公认的钟表大国瑞士出口腕表数量仅有2060万枚。但与此同时,每一枚瑞表的平均出口价格接近1000美元,而每一枚国产腕表的平均出口价格仅为4美元。
整个国产制表行业都清楚中国制表所处的尴尬位置。中国钟表协会主席张宏光在接受前述《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的腕表,尤其是高端腕表,在设计、制造和品牌影响力方面落后于那些强势的老牌(外资)腕表企业。”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目前这样很多人看来亲民的定价,贝伦斯团队一度认为仍然过高。
事实上,最早,苏普希望BR转子每年只限量生产50枚,定价5万元人民币。但贝伦斯团队考虑到深圳腕表零部件起订量通常是300套,因此觉得BR转子的起订量必须至少300枚。而且,贝伦斯不敢以五万元的价格出售BR转子,怕没有人会用这个价格买一块国产表。
现在的产品和定价是苏普和贝伦斯团队协商后的结果。而苏普又以以时沙龙的名义与老J单独签了协议,设计并推出了定价更高的黑红色限量版。
从销量看,苏普的判断是准确的。灰色的普通版BR转子已售出约400枚,而第一批限量版黑红色BR转子早就预订售罄,还有买家不断跑来询问是否有补货。甚至有买家出价20万,在外观设计上提出个性化要求,定制了一款专属款BR转子。
这样的结果也让苏普、贝伦斯团队以及和他们一样的中国年轻一代腕表人对于未来有了更多期待。
与电影工业和时装创意产业相似,当代中国新兴制表品牌的发展可能正在参照一种路径: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外“镀金”之后再被中国的消费者所认识。
不过,BR转子究竟代表了中国制表业如今可以达到的高度,亦或仅仅是中国制表业整体水准之外的异数,这仍然需要时间来检验。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中国腕表在“冲奥”的路上崭露头角,依然是个未知数。
但正因为未知,老J、苏普这样新一代中国独立制表人才感到兴奋。
现在,苏普正在筹备一个独立制表品牌,从已经透露给界面时尚的信息来看,这将会是一个从商业思路和创意研发水准完全比照GPHG标准来打造的品牌。
“我的目标很明确,光入围我觉得是不够的,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十年之内咱们只要得一次奖,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