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引发的乱局还未收场,特朗普政府就迫不及待地再次对中国企业下手。
不久前,特朗普政府发布一项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人向“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中国公司”投资,这项命令将于2021年1月11日生效。据报道,这些公司包括中国大型国有航空和建筑公司,以及浪潮集团、华为和中国电信等科技和通信公司,该规定可能会影响到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海康威视等31家中国企业。
借口再多,也掩盖不了其打压中国的真实意图
正如路透社所称,此举是特朗普在“选举失利”后推出的最新重大政策举措,表明其政府正寻求利用任期内最后的几个月打击中国。从“泄露数据”到“与军方关联”,美国每一次出手打击中国企业,总会为它们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为恶意打压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此一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不仅显得理直气壮,也能在自己拼凑的反华小圈子中唤起更多共鸣。
实际上,美国每一次指控都拿不出确凿证据,难逃罗织罪名的嫌疑。而禁令所指的中国企业,往往是中国影响力的代表。美国意图通过打击相关企业,限制中国发展以及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的意图昭然若揭。这一次,除了华为继续“上榜”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也赫然在列,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一起打,中国的5G发展看来已经让美国寝食难安;而拉黑包括浪潮集团在内的大数据云技术企业,则是延续其在高科技领域压制中国的一贯思路;不放过中国大型建筑企业,或许是想给中国“基建狂魔”的海外热度降温,拖延中国“一带一路”相关建设。
假“国家安全”之名,行维持霸权之实不得人心
前有日本东芝、日立,后有法国阿尔斯通,每当有外国企业威胁到美国一家独大的行业格局时,美国政府必下狠手打击,必除之后快。这种戴着伪善面具,肆意霸凌他国企业的做法,历史上已反复上演多次,这种“套路”已被世界各国熟烂于胸。因而,当美国随意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意图全方位扼杀中国华为等公司时,世界各国应者寥寥。
美国总统特朗普、国务卿蓬佩奥打着“清洁网络”的旗号,多次要求欧盟各国在5G建设领域排除华为等中国企业,但欧盟并不为所动。今年1月29日,欧盟正式发布5G网络安全“工具箱”,从战略和技术角度提出一系列加强5G安全的举措,但并未禁止中国企业参与欧洲5G网络建设。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主要国家均承诺,不会将特定国家的特定企业排除在5G建设之外。不久前,瑞典邮政和电信管理局发布针对中国公司的禁令后,遭到欧洲竞争电信协会的谴责和警告,这则充满歧视和不公的禁令随后也被撤回。
最新的禁令只不过是美国霸权政策的延续,不仅无法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积极响应,反而强化了其在鼓吹“自由”“平等”等所谓“普世价值”时奉行双重标准的丑恶嘴脸。
动用金融工具打压中国,将动摇其霸权根基
8月6日,特朗普政府的“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发布报告称,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必须遵守美国上市公司相关审计规则,其审计师必须接受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检查,否则将强制停止这些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和场外市场的交易。报告还建议,可由美国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进行“二次审计”。8月10日,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表示,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在美上市企业,若至2021年底不符合美方审计要求,则将导致公司退市。
联系此次禁止美国人向“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中国公司”投资的做法可以看出,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态势下,美国正越来越频繁地利用金融工具对华施压。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操作,不仅会动摇美国投资机构对中国企业的信心,恶化中国企业在美融资环境,同时也会对美国金融系统带来冲击。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许多在美上市或融资的中国企业,都有庞大的机构投资人支持。人为抬高甚至切断这些中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会让美国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意味着美国投资人丧失了参与中国经济成长的机会。此外,大量外国企业赴美融资,既是美国金融霸权地位的体现,同样也是其基础。随意打压中国企业,或将引发寒蝉效应,让美国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陷入信誉鸿沟,进而动摇美国金融霸权的根基。
如果说经济代价还可以用数字衡量,那么对世界和谐关系的负面作用则难以估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警告,美国和中国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失调,两国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关系可能会把世界分裂成两个集团,这对世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历史已多次证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对美国不是威胁,而是疫情后包括美国在内全球经济体尽快复苏的重要助力。推动中美之间良性互动、互相成就、共同成长,才能兑现特朗普政府“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历史承诺。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