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到,该注意些什么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讯劉翠芳】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歷書》曰:“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意思是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了,因為這時三伏已過,或近尾聲。

處暑,先是宣告了中國東北、華北、西北雨季的結束,也標志著夏天的結束。意味著炎熱的夏天終于離我們遠去,同時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處暑到,我們的身體和飲食又有哪些變化,怎樣做才能身體健康呢?

晝夜溫差大 注意保暖

處暑后,綿綿秋雨有時會提前到來,因此,諺語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秋天氣候多變,經過炎熱的夏季后,人體內耗較大,導致免疫力下降。隨著氣溫逐漸降低,病毒乘虛而入,借助呼吸道疾病侵入人體,特別是初秋時節,氣溫差異明顯,午后的對流天氣及大范圍的冷空氣活動,都會造成氣溫驟降。

“春捂秋凍”是古人根據春秋兩季氣候變化特點而提出的穿著方面的養生原則。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根據氣溫的不斷變化適當的增減衣物,特別是早晚尤其要注意保暖,避免患上流行性感冒!

吃什么才健康?

“秋吃蘿卜賽人參,保健養生在其中”,可見秋季吃蘿卜對人體大有益處。蘿卜不僅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而且性味甘、辛、平、微寒,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等功效,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較高的食療價值。

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隨息居飲食譜》說,鴨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鴨肉有滋潤的功效,可以防止秋季干燥。鴨肉性涼,在尚有暑熱的初秋食用,可以祛除暑氣,避免上火。

百合,性微寒,味甘淡。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優異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維生素和多種生物堿。不只味道鮮美,并且養分豐厚,藥用價值也很高。據《本草綱目》記載:百合可潤肺止咳、寧心安神、補中益氣。

蓮藕性寒味甘,入心、脾、胃經,生吃能清熱潤肺、涼血散淤,熟食則將寒氣祛除,有養胃健脾、益血止血補氣的作用。因此夏季吃藕不但能令人“心歡止怒”,還能防止流鼻血。而秋天天氣變得干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食藕還可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

中醫認為葡萄有補氣血、強筋骨和利小便功效。主治肺虛咳嗽、心悸盜汗、風濕痹癥等。紫葡萄富含花青素,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陰養腎烏發;紅葡萄含逆轉酶,軟化血管、活血化淤,防止血栓,最好連皮吃;綠葡萄偏重清熱解毒;白葡萄補肺氣、潤肺,適合咳嗽、呼吸系統病人。但是吃葡萄后一定要漱口,否則口腔中的葡萄殘渣易造成齲齒。

中醫認為,銀耳味甘、淡、性平、無毒,具有強精補腎、潤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美容嫩膚、延年益壽之功效。它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保護肝臟功能,它不但能增強機體抗腫瘤的免疫能力,還能增強腫瘤患者對放療、化療的耐受力。

早睡早起 提高睡眠质量

處暑時節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起居作息也要相應調整。此時節,公眾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一般而言,秋季睡眠以晚上9點至10點入睡,早晨5點至6點起床為宜,中午時分應注意午休,有利于保養精氣。另外,睡覺之前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也是很好的,比如散步,快走等都有助睡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睡覺之前要關好門窗,避免寒氣入侵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