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五环内没有多少人知道,从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上看,搜电已经进入行业头部阵营了,尤其是在共享充电宝的品牌代理模式上,我们稳坐第一。”搜电董事长兼CEO梁凯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2021年4月1日,共享充电宝品牌“搜电”与“街电”正式合并,双方共同组建竹芒科技集团公司。
街电与搜电两大品牌的合计用户数将突破3.6亿,日订单峰值达300万单/天,市场份额行业领先。
街电因为陈欧而被大众熟知。但在共享充电宝领域诞生了最大一极的背后,另外一家公司搜电,却极少出现在公共视野。
搜电是谁?
这家公司为何能在看似已被街电、小电、来电、怪兽瓜分的共享充电宝市场下,异军突起?又为何能以核心玩家的身份与街电合并?
近日,搜电CEO梁凯接受了界面新闻的独家专访,阐述了搜电的成长历程。
朋友圈的刺激
几乎很难现象,梁凯是一个仅仅三十出头的年轻创业者,山东人,计算机、数学与通信的复合专业背景,语速很快。毕业后他到了中国移动的数据部门。
在中国移动,梁凯基本上把网络结构、通信原理、产品研发、to C系统联调、广告变现、大数据等都参与了一遍。他回忆,那时他想跟任何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交流都可以,而且都是管理层。
2015年,国内倡导万众创业,热火朝天,梁凯几乎天天在朋友圈看到同学和朋友晒融资,他的内心开始澎湃,于是离开了工作了两年多的中国移动。
从中国移动出来后,梁凯最开始是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创业公司的氛围跟中国移动迥然不同,他向记者总结在那里学到的三点:第一、怎么从0~1组建团队?第二、怎么用稀缺的资源做出突出的成绩? 第三、没有人给你定方向,都得自己定,摸着石头过河。
在选择创业项目时,经朋友介绍,梁凯发现共享充电宝是门不错的生意,这基于他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计算:中国至少有2亿人,每人每年有5次愿意每次花费5元去充电,这代表共享充电宝是一个不小的市场。
另外,一个消费场景正常情况下一天进去200人,至少有10个人电量低于30%,10个人里面至少有2个人愿意花3-5元把电充满,这代表共享充电宝在单元模型上面的成立。
然而踏足共享充电宝市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量的对手们和巨头们已经捷足先登。
2017年上半年是共享充电宝的高光时刻。彼时,行业超过300家创业公司成立,踏着共享经济的浪潮,资本疯狂涌入,仅在二季度便完成20笔融资,融资总额达12.3亿元,入局机构超30家。
半年之后,因现金流断裂、押金模式被诟病、用户体验差等问题,共享充电宝行业跌入寒冬,大量公司倒闭或退出,其中包括美团。经过一轮洗牌,国内市场基本形成“三电一兽”的主导态势。
行业开始进入寡头竞争阶段,市场逐渐成熟。头部企业在2018年下半年后陆续宣布盈利,并在2019年一起“默契”涨价,租金价格从1-2元/小时涨至3-5元/小时。
但即便资本云集,行业走向寡头,看似毫无空间的市场,梁凯却意外地看到了机会。
巨头下的缝隙
对于共享充电宝,梁凯发现了两个趋势。
第一,在共享充电宝中,没有一家公司同时具备硬件能力、软件能力以及地推能力。
第二,中国估计有1亿个家庭都能拿出10万块钱去找个项目创业,共享充电宝正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也许源于小镇青年的成长经历,以及对中国三四线城市的理解,让搜电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共享充电宝模式之路——硬件研发、生产与品牌代理模式的结合。
2015年,搜电成立,2017年拿到天使投资。
行业的头部企业原本主要都采取直营模式,设备所有权归共享充电宝企业所有,现金流来源为较高比例的共享充电宝租赁租金。
直营模式企业偏好对一二线城市等优质市场进行资源倾斜,对于低线城市的投入则力度不足。原因在于,低线城市采取直营模式地推成本显然更高,但如果利用代理商,在下沉市场地推环节可充分利用自身社会资源优势,设备铺设成本较低。
搜电就是共享充电宝代理模式的典型企业。下沉到还未饱和,且具有庞大用户需求资源的三四线城市,形成一定影响力后再逐渐加入竞争激烈的新一线城市。
“老家有个发小在当地放了四五十台设备,几乎什么都不用干,不用每天盯着,每个月挣4800元,而当地平均基本工资才3000多元”,梁凯说。
梁凯认为,搜电跟其他以直营模式为主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搜电的代理商(合伙人)可以自己拥有生产资料,拥有产权,这个产权归属于谁,谁就会对它的经济效益负责,对它承担风险,这个长期来看才是激励最大化。
除了是行业中极少数以代理模式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企业之外,搜电也是行业中唯一一家自有工厂企业。在硬件产品方面,搜电充电自主研发的智能共享充电终端“彩宝”采用了“乐高式”的拼接结构,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添加扩展单元,拓展应用场景。
“刚开始我们完全不懂硬件,但今天跟所有的同行比,我们更懂硬件。在成本结构上,在体验上,在产品研发创新上,在对供应链的的理解能力上,我们都拥有绝对优势。”梁凯信心满满地说。
根据梁凯的说法,搜电是个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的公司,2020年的研发投入是2019年的10倍。
2019年,搜电迎来指数级增长,设备出货量从此前的每次几百台快速跃升到每次几千台、几万台,资金规模也从最初的150万元增长至9亿元。
同时增长的还有员工数,2020年,搜电在南山科技园的办公人数一下从2019年的100多暴增至1000多。
谈及未来,梁凯对搜电的想象空间远不止共享充电宝,他把搜电定位成一个以物联网科技驱动的“新经济”平台:
-
一个智能终端的创新平台;
-
一个连接广泛的创业平台,拥有庞大的线下渠道,跟代理商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
一个新消费平台,能够催生出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品牌。比如摆放在餐馆收银台前的共享充电宝设备上,不仅能够借出充电宝,同时还能销售口香糖、口罩等小商品,或搭载体温监测、排队取号等拓展功能。
“搜电就像一个小华为”,这是梁凯经常在公司内部讲的一句话。他认为,华为重研发,把各种各样的通信设备造出来,卖给运营商,让运营商挣到钱。搜电同样把产品造出来,卖给代理商,让他们挣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