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红眼病常获良效

亚太中医

text

  医学上称红眼病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往往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脸盆、水等),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最终造成红眼病的流行。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大流行。既然我们知道红眼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完全可以预防和防止流行。

  (1)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红眼病看一眼就传染?专家称完全子虚乌有

  针对看一眼“红眼病患者就会被传染病的说法。专家表示,此说法完全子虚乌有,纯属对“红眼病的接触传染方式认识不足。“红眼病属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发病急剧的疾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比如一个人患了“红眼病,如果他去游泳,其分泌物就会留在游泳池里面,健康的人群也同时在游泳池的话,就有可能通过接触性传染得“红眼病。

  此外,红眼病人经常摸眼,然后又摸其他的物体,正常的人摸到了也会得“红眼病。使用电脑的时候,忽略了洗手的细节,电脑键盘上的病菌也会引发“红眼病。

  红眼病点眼药有要求

  如果百般防备仍然得了红眼病,并且已经确诊是红眼病,点眼药就成为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一定要在结膜囊中保持高的药物浓度。首先,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冲洗干净,以提高疗效。然后洗手,滴药时头应后仰(平卧),用手将眼睑下拉,将滴管靠近眼部,眼睛向上看,距眼睑大约2厘米处,滴入药液1~2滴。若一次滴得太多,眼结膜囊内也贮存不下,白白挤掉徒增浪费。药水一般都含有防腐剂,滴的次数过于频繁,会对眼球表面造成伤害。眼皮眨动会增加药水的排泄速度,降低药效。药水滴入眼后,应轻轻闭上眼休息三四分钟,以延长药水与眼球接触的时间,增进药效。点药后宜按住内眼角三四分钟,以避免药水经由泪孔流入鼻泪管引发毒副作用。

  红眼病患者应频繁点药。由于结膜感染时,免疫力下降,往往伴发细菌和病毒感染,因此,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可以交叉点用,相隔时间应至少超过15分钟。每2~3小时或每小时点眼药1次。当症状减轻后可适当减少点药次数,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病情反复或病情延绵的,有条件时可到医院进行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中医药治疗常获良效

  对“红眼病患者,中医是因人而异辨证论治,采用疏风散邪、清肺泻火的方法,包括局部及全身治疗两方面,效果明显。

  局部治疗主要是点眼药水,如鱼腥草眼药水、双黄连眼药水。急性期每1小时点眼1次,随着病情好转,改为每两小时或每天3~6次。一般不用眼药膏。急性结膜炎初起时,眼部红肿明显宜作冷敷,但注意慎用激素类眼药。

  全身治疗多采用内服和外洗的方法。轻者热象较轻,分泌物呈水样,可用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各15克,豆豉、薄荷、桔梗、甘草各10克,每日1剂,日服两次。热象重者,分泌物多而黏稠,可用石膏30克,赤芍、黄芩、桑白皮各15克,连翘、荆芥、防风、栀子各10克。每日1剂,日服两次。外洗可用桑叶15克、菊花10克、黄连9克、黄柏9克、蒲公英15克、双花20克,用1000毫升水煎10分钟,凉透后,1天洗3次。

  专家提醒,治疗期间要避免光和热的刺激,也不要看书或看电视,出门时可戴太阳镜。不要遮盖患眼,因为遮盖患眼后,眼分泌物不能排出,有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反而加重病情。

  同时,治疗期间禁酒、戒烟,不饮浓茶、咖啡,禁食辛辣“上火之品。一旦患上“红眼病,最好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合理用药。不论眼药水还是眼药膏均应专人专用,以免交叉感染,滴眼后应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