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不願正確面對歷史,在政治右傾化道路上越走越遠的日本安倍政府,4月1日正式通過新的武器出口三原則,也就是所謂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以取代制定已47年的“武器出口三原則。這無疑是日本朝“軍事大國目標邁出的又一危險一步。
“武器出口三原則與戰後日本的和平憲法一樣,被視為日本和平國家的象徵。安倍政府如今拋棄近半個世紀的武器出口禁令,這不能不引發亞洲國家乃至及世界的警覺與擔憂。
日本政府於1967年確定“武器出口三原則。規定中指出,不向社會主義國家、聯合國決議禁止出口武器國家以及國際紛爭當事國出口武器。1976年該原則適用範圍擴大,全面禁止了日本武器的出口和研發。
新原則這樣規定:一、不允許向爭端當事國或在違反聯合國決議的情況下出口轉移;二、僅限有利於做出和平貢獻和有助於日本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出口,在確保透明度的同時進行嚴格審查;三、僅在能夠確保妥善管理的情況下允許出口的武器被用於其他目的或轉至第三國。
修改武器出口原則,實質上是日本謀求軍事崛起的一個重要路徑。相較於舊“三原則,日本政府完成了從“原則禁止武器出口到“原則解禁武器出口的180度轉身。而制定武器出口新原則與解禁集體自衛權並行,將使日本戰後基於和平憲法推行的國策加速轉變。分析人士指出,安倍政府去年首先在綜合戰略和政策上取得突破,再通過局部的推進和改造,這已從根本上解除了日本軍力發展的限制。
表面上看,新的三原則仍對日本的武器出口設定了一定門檻,但只要以有利於為“國際和平貢獻和出於“日本安全保障需要,日本政府就能對武器和軍事技術出口“開綠燈。不難看出,安倍政府給武器出口解禁而挖空心思地披上了“和平“外衣,又舉起“日本安全需要的旗幟,真實目的就是要拋棄和平憲法,追求軍事大國之夢。
無論是推動解禁武器出口,還是解禁集體自衛權,以及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製造各種藉口,力圖將釣魚島問題“國際化、“危機化,安倍的所作所為實際上就是在為日本實現軍事大國夢添磚加瓦,已徹底暴露出其軍國主義的本來面目,正在將日本推向危險的道路。這無論如何與“國際和平貢獻、“日本安全保障就扯不上。
分析人士認為,安倍政府解禁武器出口的另一動機是強化日美軍事同盟關係。根據“新原則,日本可向有安保合作關係的國家提供救助、運輸、偵察、監視、掃雷等合作領域的裝備。日本媒體解讀說,這意味著日本今後能以維護海洋航路安全為由,向菲律賓等“盟友提供艦船、軍機等裝備。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在通過新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後對媒體表示:“希望為和平做出更大貢獻,將積極推進和美國及其他各國間的防衛裝備技術合作。
日本新聞網稱,安倍內閣以新三原則取代舊三原則的做法,為日本武器裝備出口、軍工產業走向世界市場打開了大門。美聯社1日分析說,日本放鬆武器出口禁令目的是要擴大與盟友的武器聯合開發計畫,並向東南亞等地擴大軍用設備銷售。
輿論普遍認為,新原則將會導致武器出口擴大,導致國際社會對地區國家衝突加劇和地區局勢惡化的進一步擔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日本在軍事領域的政策,事關地區的安全環境和戰略穩定,也事關日本的國家發展走向。中國政府對此高度關注。
安倍這個對侵略歷史毫無反省的日本領導人,無論怎樣“巧言花語,無論給其所作所為披上怎樣的“美麗外衣,都難以掩蓋其軍國主義的本來面目。日本要成為一個正常國家、一個和平國家,要取信于廣大國際社會,首要的還是要正視其犯下的戰爭罪行,而不是去出口槍炮。作為日本的領導人,安倍需要做的是健全自己的政治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