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融外拓——香港善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 何建华

今春在港期间曾与一位杖朝之年长者畅谈,他分析说,几代香港人也真不容易,面对太多太快太复杂太剧烈的变化,香港人的心态一直在跌宕起伏中调整,经历了各种各样喜怒哀乐、恩怨情仇复杂情感的洗涤磨练,努力寻找自我适应的平衡点,现在可以说内心世界正渐渐趋于理性稳定,给自己一个比较正确的理解与定位: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该做什么?

这位长者的话引起我的联想。早在1990年春季,我到深圳采写记录特区建设10年发展变化的专著《深圳河告诉世界》。沿着当时的皇岗、岗厦、福田、罗湖、罗芳等边境村采访,这些村的村长都不约而同地带我到制高点、边境线,指着那如巨蟒一样静卧在山野天地之间的黑色铁丝网,叙说“这边”与“那边”的辛酸往事。

事实上,“这边”与“那边”原来是一家人,都是祖宗的山、祖宗的水、祖宗的田,来去自由,日子也过得差不多。后来,慢慢地两边有了距离,这边的人想往那边了,来去也不那么方便了,只是由于那边的日子过得好,而这边呢闹政治搞斗争越折腾越穷,越穷越失去人心失去吸引力。上世纪70年代末,香港一般工人月收入已达1500港元左右,大大高于内地。正是由于经济利益、劳动收入、物质生活上的巨大落差,曾经引发震惊世界的“逃港大风潮”,也拉开在深圳办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大幕。

确实,上世纪80年代,对内地人来说,香港是遥不可及的梦,代表着财富传奇、明星时尚、华洋杂处、纸醉金迷、国际大都市等距离遥远的另一个陌生世界,能有机会到深圳沙头角“中英街”逛街购物可说是奢侈的旅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笼罩着香港的迷人面纱渐渐揭开,“东方之珠”依然熠熠生辉,但在国人眼中不再显得那么独特、神奇、惊艳。

客观说,这种可喜可贺的变化,是国家进步发展与内地百姓开化的必然结果。随之而来的,是给香港及其这座城市的民众带来困惑,即一位诗人带有诗意的拷问:香港是不是从风华绝代到美人迟暮?是繁华落尽的无奈衰微,还是洗尽铅华的回归本真?

一位被复旦大学作为人才从香港引进的经济管理学教授分析认为,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大英帝国殖民统治早中期阶段,由于多种历史变迁缘由,香港依托天然深水海港优势,背靠中国内地巨大市场,凭借内地尤其是上海及长三角大量资金、产业、技术、人才在不同历史节点的南迁导入,滋润并促进了自身繁荣发展;

二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至回归前,香港成为内地对外开放重要“窗口”,成为各省市区开展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学习考察等重镇,不可替代的“中间人”地位与角色使香港挣得大量“买路钱”,极大促进了香港快速繁荣发展,可以说创造了香港历史上“黄金发展期”;

三是回归祖国后,香港事实上在稳步前行发展,经济社会取得明显进步,问题是相对于内地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各地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而言,香港发展力度速度似乎偏慢偏小,尤其是经济总量被上海、北京、深圳等超越,不免造成部分香港人心理上的某种失落。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香港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新任特首即将宣誓就职,空中弥漫着喜庆气息的香江之畔有一个喜人现象值得关注,即社会各界都在为香港如何更好发展集思广益、建言献策:香港未来的路怎么走?香港如何在全球变局与国家发展中进一步明确城市定位功能作用?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精明强干、勤劳智慧的香港人怎样营造自己更美好生活?

一个个令人深思的问号,在广纳民情民意民声中不断达成共识:香港同胞应当在祖国大家庭中与全国人民一道携手同心,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善抓“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新机遇,发挥香港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可替代独特优势,与内地深度融合,对世界锐意开拓,创造香港长期稳定繁荣发展更美好明天。

即将宣誓就职的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对如何内融外拓、发挥独特优势、提升香港经济、促进繁荣发展,规划思路与实现路径极为清晰。

林郑月娥表示,“一带一路”是千载难逢的区域合作新契机,香港要把握机遇,依靠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丰富经验,打造集资融资、商贸物流促进、高端专业服务、多元旅游及新兴产业五大平台。

林郑月娥认为,香港跟内地合作越来越紧密,而且范围非常广泛,香港跟内地合作有不同平台,但最重要、历史最长、关系最紧密就是跟广东合作。香港经济能成功地转型,从一个制造业城市转到今天服务业占比90%以上的大都市,有赖于广东省。香港和广东是“两兄弟”,今后关系会更紧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完全可以互惠互利。

一首《东方之珠》的美妙动人歌声,曾经传唱大江南北,激荡亿万人情怀。此时此刻,这首歌的旋律又情不自禁在我心中流淌:香港站在新起点上再出发,必定迎来“再20年发展黄金期”,这颗历经风雨打磨的“东方之珠”必将与祖国一道更加光耀世界!


作者何建华,系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资深媒体人。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