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認為習近平歐洲之行對提升中歐關係水準意義重大

text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3月22日至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荷蘭海牙舉行的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對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並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歐盟總部。國際媒體和專家學者普遍認為,此訪是“中歐關係史上的里程碑”,對於提升中國同往訪四國關係和中歐關係水準意義重大。

(小標題)加強政治聯繫

法新社報道說,習近平主席對歐洲的訪問是中歐關係史上的里程碑。雙方一致認為,有必要深化人民之間聯繫。中歐人口之和佔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一,經濟之和佔世界經濟總量三分之一。習近平主席此訪表明,中國外交仍非常關注歐洲,並有意推動進行中歐更大程度融合。

西班牙艾賽德商學院教授奧古斯托·索托認為,習近平主席在此次歐洲之行發表的一系列演講中提出許多新觀點,引起歐洲學者濃厚興趣。尤其是,習近平主席主張歐中需要加深相互了解,共同建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毫無疑問,這將堅定推動歐中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並有利於促進建立一個多極化世界。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奧方院長理查德·特拉普爾說,習近平訪問歐盟總部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歐洲最高級別的機構。此舉發出的信號是,中國在與歐洲國家培育良好雙邊關係的同時,一個統一的歐洲對中國同樣具有戰略意義。歐洲應該加強與中國的戰略合作:一是為了互利共贏,二是與中國這個具有豐厚歷史經歷的文化大國攜手,共同致力於解決迫切的全球性問題。

(小標題)推動經貿合作

德國《商報》刊文指出,這次歐洲之行是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出訪歐洲。不管他走到哪裏,都受到熱情歡迎。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國家的領導人,習近平主席此訪給歐洲帶來深化夥伴關係與經濟合作的前景。

日本《外交學者》刊文指出,通過習近平主席此次歐洲之行,可以看出中國積極發展與歐洲國家關係的決心。此訪重要議題之一是中歐經貿合作,中國與歐盟致力於發展更加順暢的貿易關係,包括在最終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問題上取得突破。而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習近平主席此次歐洲之行符合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的總體戰略。

歐盟《歐盟觀察》刊文指出,習近平主席此訪有助於歐中雙方進一步推動貿易關係發展,尤其在尋求建立中歐自貿區方面協調立場。中國以強調提升效益為導向的新一輪經濟改革目標將激發投資和創新的活力,這與歐盟經濟復蘇訴求不謀而合。一個廣泛的貿易協定必定會增加中歐兩大經濟體相互依存並減少爆發新的貿易爭端的風險。

(小標題)密切人文交流

法國參議院副議長讓-皮埃爾·拉法蘭認為,習近平主席此次歐洲之行將對歐中人文交流產生重要推動作用,特別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的演講中,習近平主席站在人類進步和世界和平高度,呼籲國際社會思考文明交流互鑒對世界未來的重要性,相信這一講話將對未來歐中人文交流產生指導意義。

意大利羅馬國際研究中心亞洲事務專家弗蘭切絲卡·馬嫩蒂認為,習近平主席在歐洲學院發表的演講寓意深刻,中國和歐洲都面臨著變革,讓歐洲人了解中國文明,有助於了解中國以及中國為什么在國際社會中提倡互相尊重,習近平主席的這一重要演講將為歐中關係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中心負責人胡裏奧·裏奧斯說,他非常贊同習近平主席中歐應該通過加強對話交流,增進相互理解的觀點。這基於兩個基本因素:首先,雙方是世界兩大文明的發祥地;其次,雙方都在進行深刻變革,並在重大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雙方在人文領域建立對話、促進理解,將為共同進步和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小標題)宣示外交理念

荷蘭克林亨達爾國際關係研究所專家西科·範德梅爾認為,習主席在核安全峰會上宣示的中國核安全觀有兩點內容特別重要,一是呼籲構建公平、合作和多贏的國際核安全機制,二是強調通過國際合作有效消除核安全風險。他認為,中國的核安全觀體現了一個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阿拉伯國家聯盟前駐中國辦事處主任阿卜杜勒·瓦哈卜·薩基特認為,習主席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就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發表的演講,體現出中國文化中和諧共存的理念,中國人民愛好和平、反對戰爭,正是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中國實現了穩定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世界在走向多極化的過程中,需要中國這樣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大國,中國為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比利時歐亞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達維德·富凱說,習主席在歐洲學院就歐中關係發表的演講令他對未來歐中關係走勢及其對世界的影響豁然開朗,中國領導人放眼長遠,注重通過文化交流,從根本上鞏固歐中關係基礎,以實現更長遠、持續、有力的健康發展,這對歐洲是一個巨大的鼓舞。這也將引領歐盟和歐洲各國政界從文化視角審視中國,從民間入手發展雙邊關係。(完)(參與記者:鄭斌、王忠菊、馮俊偉、劉向、班瑋、何夢舒、孫聞、劉宇、宋建、潘治、鄭一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