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聶隱娘》劇照
【編者按】侯孝賢的8年巨制《刺客聶隱娘》27日上映,獲得“一半掌聲,一半鼾聲”的兩極化口碑。評價好的說“它簡直就是一幅驚世絕倫的山水畫”;評價差的說“就是一組催眠版古典寫意風景幻燈片”。主演舒淇也在微博自嘲:“喜歡侯導的、懂他的去感受一下吧。從沒看過侯導電影的、怕悶的,隔壁戲院也有別的戲。”第一財經日報日前發表署名文章,比較全面地點評了這部藝術電影。文章摘編如下:
截至8月30日,《刺客聶隱娘》4天票房累計僅為3864萬元;同是拿獎拿到手軟的犯罪懸疑電影《烈日灼心》27日同時上映後,累計票房為1.25億元,雖然高於《刺客聶隱娘》,仍遠不及一些商業大片一天1億的票房。
“按照當下的市場環境,口碑不錯的藝術電影票房一般不會太高,而一個成熟的市場應該給藝術電影釋放的空間,畢竟,有些作品是需要人們能夠記下來的。”院線公司星美集團高管郝彬在接受採訪時說。
侯孝賢的光環與“任性”
“這部電影的核心靈魂還是導演。在我們這一代的電影人心裡,侯孝賢被稱為大師並不為過,我最喜歡侯導的長鏡頭,《小畢的故事》裡‘榻榻米的小廳,斜陽來到這裡也覺得是另一個年代的陽光了’的書面語言在長鏡頭裡欣賞,是件讓人迷戀的事情。而且東方美學的特質是體現在侯孝賢電影的體悟、遠觀和靜默的美學風格之中。”從事影視製片人多年的王璐表示。
確實,《刺客聶隱娘》頭頂的光環多與侯孝賢有關:一是兩個月前的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摘得最佳導演獎;二是侯孝賢個人的號召力,作為臺灣電影的代表人物,大陸影迷所熟悉的《悲情城市》、《戲夢人生》等全出自其手,2014年,侯孝賢獲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終身成就獎;除此之外,該片有號召力的就是舒淇與張震的組合了。
《刺客聶隱娘》整整磨了8年,侯孝賢更是選用了阿萊的膠片機進行拍攝,耗費44萬尺膠片。幕後班底是功力深厚的廖慶松(剪輯指導)、杜篤之(聲音設計)等侯孝賢的“老朋友”,編劇則包括作家阿城、朱天文。
舒淇:怕悶的,隔壁戲院也有別的戲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電影上映後,在眾多網站出現的最低分與最高分的拉鋸戰中,平均分從最初的7.5下滑到了7左右。
《刺客聶隱娘》劇照
評價好的說“它簡直就是一幅驚世絕倫的山水畫,飽含中國文化之留白精粹,寂寥一筆,卻形神俱備,不著一字,無物勝有物”;評價差的說“就是一組催眠版古典寫意風景幻燈片,讓人昏昏欲睡”。
這就難怪舒淇會在微博裡有些無奈地轉載了那篇《我不想推薦聶隱娘》,然後自嘲地說:“喜歡侯導的、懂他的去感受一下吧。從沒看過侯導電影的、怕悶的,隔壁戲院也有別的戲。”
“我是沖著侯孝賢導演去看的,個人認為導演還是任性了點,但從專業的角度看,這是侯孝賢粉絲或者文藝青年小眾關注的一部電影,並非現在核心的80、90後的觀影人群所關注或者喜歡的類型與題材。”一家影視傳媒上市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在接受採訪時說。
85後:看不懂這部電影
《2015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顯示,80後、90後共約32%的電影觀眾貢獻了近八成中國電影票房,約4000萬16歲至35歲的年輕人在2014年貢獻了約230億元人民幣的票房。
報告指出,2014年中國觀影人數接近1.3億,比上年增長16.11%。全部觀影人群中,“90後”以17.1%的人口占比貢獻了42.1%的票房,“80後”以14.9%的人口貢獻了35.2%的票房。
雖然侯孝賢的粉絲群沒有大資料支撐,但記者隨機調查了8月29日晚某一場次的20位觀影者後發現,35歲以上的只有6人,評價都是“不錯”;14位85後均表示“看不懂”,其中3人曾看過侯孝賢的電影,其他觀眾是沖著舒淇與張震來的。
目前來看,《刺客聶隱娘》並非80後、90後的菜,那投資方為何願意砸錢?
“我相信藝術電影同樣也可以影響80後、90後,和侯孝賢這樣的導演合作,最根本的還是我們對真正藝術的尊敬、對電影市場的判斷,如果企業只想著商業是做不好的,可以‘一手小鮮肉,一手藝術大咖’兩手抓。”上述投資方負責人表示。
對於是否考慮盈利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基本預期是不虧錢的。”
夾縫中的藝術電影
“面對每年只有5%~8%的電影賺錢的現狀,電影公司還是要在所投影片的每個環節上多下功夫。”製片人胡總表示。
從票房資料可以看出,藝術片《刺客聶隱娘》很難與其他商業大片抗衡。於是,影視界人士的另一種觀點是,呼籲給文藝電影更大的關注。
在電影誕生地法國,共有1100家藝術影院,且官方會對其進行財政補貼並給予稅收優惠;電影工業極其發達的美國,已形成固定的藝術片觀影市場,全美共擁有約300家藝術影院,共約1000塊銀幕在放映藝術電影。
“前者通過政府的財政和政策支持,形成造血循環;後者通過半個世紀多的市場培育,達到穩定的院線結構,這基本上可以看作藝術院線的兩條路,我們其實也有。”郝彬表示。
而據本報記者瞭解,北京地區的藝術影院只有3家。
“整個行業都急著賺錢,國外的藝術電影產業鏈上的每一端相互磨合、通力合作,共同推進藝術院線和藝術影片的發展,甚至藝術影院都有了連鎖經營。”胡總表示。
“我們現在連分級制都沒有,更不要談藝術電影了,這個市場只有靠耐心與時間去培育細分市場、贏得觀眾。”該負責人表示。
(作者:陳漢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