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新加坡5月31日電(記者趙菁菁
陳濟朋)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31日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作為發言嘉賓參加“維護和管理開放海洋的挑戰”分論壇討論。
傅瑩在會上表示,海洋是人類的寶貴財富,開放的海洋面臨海嘯、颱風等自然災害、海上溢油、海空事故等人為災害及海盜、恐怖主義、海上爭端等問題的挑戰。陸地上的利益衝突和矛盾也會反映在海上。
在談到公海自由時,傅瑩說,國際海洋法制度和國際慣例對公海自由有明確規定,有航行、飛越、捕魚和開展科研活動等自由,同時,各國都必須承擔義務,促進海洋和平利用,保護海洋環境等。國際法不屬於哪個國家或個人,不應被任意曲解,例如日本就應該停止借科研的名義捕鯨。
傅瑩說,世界各國有責任共同努力維護國際航行自由與安全。中國對此亦高度重視,因為我們80%以上的貿易走海路,船舶量、載重噸位均排世界前列,全球前十大集裝箱港口中國佔六位。南海更是中國貿易和能源運輸的主要通道。近年來中國積極參與國際航道安全合作,成為航道安全公共產品的提供者。
傅瑩說,中國一貫積極參與和推動地區多邊機制下的海上合作,在東盟地區論壇框架下中方承辦的合作項目是最多的。明年中國還將與馬來西亞共同舉辦東盟地區論壇第四次救災演習。
在回應日方代表提出的南海問題時,傅瑩說,根據《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的精神,曾被日本侵佔的南沙和西沙群島都為中國所收復。作為二戰戰勝國之一的美國和戰敗國日本,對這段歷史應該是很清楚的。南沙爭議是後來出現的,多年來,中國與有關國家堅持以和平協商的方式談判解決,在解決之前,應加強對話,管控分歧,共同維護海上穩定與安寧,並積極探討合作開發的途徑。對個別國家單方面破壞共識,挑起爭端,也必須予以制止。
傅瑩說,處於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我們不可能再用19世紀動輒戰爭和對抗的觀念和方式去思考和處理問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不久前於上海舉行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上提出以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為核心內容的亞洲安全觀。要積極培育合作應對挑戰的意識,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和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