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產能合作穩步推進

text

【亞太日報訊】9月18日至21日舉行的第12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上,“國際產能合作”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與會人士認為,中國與東盟加強國際產能合作,能夠促進東盟國家提升自主發展能力,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目前雙方產能合作正在穩步推進中,但仍存在產能合作水平有待提升、風險防范意識不足以及政策支持體系尚需完善等問題,未來可從四方面著手,力促中國和東盟在國際產能合作中取得更多進展和實效。

中國與東盟產能合作穩步推進

東盟國家當前大多仍處于工業化初期或初中期階段,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潛力很大,對外來資金、設備、技術有著巨大而迫切的需求。

“在國際產能合作方面,從短期和長期來說,老撾都有對先進產能的需求。”老撾計劃投資部副部長本達維·西蘇潘通說,短期來看,政府非常歡迎在能源制造、農業、教育、醫療和服務等領域的先進技術支持和轉讓。從長遠角度來看,老撾希望得到人力資源發展的幫助。

緬甸外交部副部長吳丁烏倫說,中國與東盟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將會為政府和企業帶來更多的機遇,也將促進各自產能的釋放,實現合作項目的對接。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認為,中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是通過與包括東盟各國在內的相關國家對接發展需求,合理轉移優勢產能,增強這些國家工業能力,提高其制造業發展水平。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核心,在于把產品和貿易合作延伸到產業和投資合作上來,從單一的輸出產品轉變為綜合的轉出能力,從線性的“大進大出”轉變為有序的“優進優出”,從“授人以魚”轉變為“授人以漁”。

商務部合作司司長周柳軍表示,目前中國與東盟國家在鐵路、電力、化工、汽車、通信等領域的投資合作項目不斷增多,中國企業承建的新加坡湯普森線輕軌項目、越南沿海二期燃煤電廠項目、印尼光纖項目等科技含量和裝備水平不斷提高,施工質量和速度都達到了較高水平;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越南龍江工業園、泰國泰中羅勇工業園、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印尼青山鎳鐵產業園等境外園區積極為當地創造就業,帶動了當地鋼鐵、汽車、化工、紡織等產業的轉型升級,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原標題:四方面著手力促中國-東盟產能合作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