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6月22日電(記者苑蘇文
桂娟)一段被發掘的唐代路面上,密密麻麻地佈滿了車輪印、五指清晰可辨的人腳印和直徑超過20釐米的駱駝腳印,這些印記全都指向路面的盡頭——定鼎門。
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南門,走出定鼎門,就走向了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絲綢之路。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和其他32個絲路遺址點一起,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河南省洛陽市隋唐城遺址管理處處長王麗娟指著這段唐代路面說:“這是西域駱駝商隊在洛陽活動的證據,密砸的車轍印和駱駝蹄印,印證了當時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絲路貿易的繁華景象。”因為被泥沙掩蓋,這段路面得以穿越千年留存至今。
“洛陽是隋唐時期的東方中心,特別是在隋煬帝和唐代武則天稱帝時期,都以洛陽為正都,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和貿易的最大匯集和傳播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隊長石自社說。
隋代在定鼎門外設置四方館,管理東西方貿易和少數民族事務。唐代將該機構移置於皇城內,六部下設鴻臚寺主外賓之事,以接待各國使者。
沿著絲綢之路前往中原的西域人,在隋唐時期與中原人實現了交融。都城外圍的邙山和原野還散落著許多外國人的墳墓,他們把這裡當成了永遠的歸宿。一方方洛陽出土的墓誌銘,鮮活地記錄了他們在這座城市生活居住的印跡。
在隋唐洛陽城發現的安菩夫婦墓中,墓主人雙手各放一枚錢幣:一個開元通寶,一個東羅馬金幣,展現了當時東西方交流的活躍。安菩來自現在的烏茲別克,他率家族歸順大唐王朝,被敕封為五品定遠將軍,隨後,他率領唐代軍隊與外敵作戰,立下赫赫戰功。
“隋唐洛陽城是亞歐多元文明之間交流、碰撞、融合的歷史見證者,隨著申遺的成功,將有更多的人了解到遺址的內涵和洛陽在絲綢之路中的重要地位。”石自社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