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江晓静:当仁不让扛起冲锋大旗

中国新闻网

text

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江晓静 王浩宇 摄

(抗击新冠肺炎)军医江晓静:当仁不让扛起冲锋大旗

中新网武汉3月12日电 题:军医江晓静:当仁不让扛起冲锋大旗

作者 赵小东 樊仁亮 覃丽萍 姚尧

作为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57岁的江晓静在该院已经工作了34年。曾留学德国的她,主攻病毒学,获得蒂宾根大学病毒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她带领团队打赢过不少应对传染病的遭遇战。

2019年年底,医院门诊发热患者的陡然增加,让曾经参加过多次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救治的江晓静,嗅到了一种不安的味道。她立即向医院建议启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方案》,得到了医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

摘掉口罩的江晓静 王浩宇 摄

2020年元旦,中部战区总医院已经进入临战状态,机关、发热门诊、感染科、疾病预防控制科等,全员无休。作为军内知名感染病学专家的江晓静,当仁不让扛起了冲锋大旗。

面对一天500多人的发热门诊,江晓静无法预测这其中有多少是新冠肺炎患者,但知道如果不及时收治他们肯定会引发更大的灾难。无助的江晓静落泪了。

关键时刻,医院给予江晓静强有力的支持,她率领团队结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指南和武汉市其他大医院总结救治方案,加上自己诊疗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为贴近实战撰写出《中部战区总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为后续进入一线抗疫的医生们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诊疗指导。

感染科的微信群里,至今留存着几百张图片,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名患者输液、喝水、用餐等“入量”数据和排尿、排便等“出量”数据,记录非常精确。

江晓静的严谨在医院是出了名的。护士站的留言板上详细记录着发热患者的体温,不仅有定时的体温数据,还有“日间最高”“夜间最低”和心功能不全患者每日不同时间段的出入量记录。

工作者的江晓静 姚尧 摄

护士长周勤每次说起江晓静,总是既敬佩又心疼:“她每次交班都会问病人的各种数据,有时候掌握得比我们还准。经常会不厌其烦地嘱咐医护人员们,这是一个要求很细对待的病,细点,再细点。”

在江晓静看来,新冠病毒感染直接表现是肺炎,但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可能带来身体多个器官的病变,所以在治疗上也必须针对患者身体指标的不断变化,更加精准地采集信息,为“一人一策”综合施治提供依据。

1月22日,科里收治了一位状态看起来很好,没有任何症状的中年人,各项指标都显示他是一位轻症感染者,但是在江晓静看来“实则不然”。

“肺部CT显示,他是多个位置均有感染,这种情况虽然症状目前很轻,但我们要特别关注。”江晓静语气坚定。

随即,江晓静要求患者必须使用心电监护仪,每天要十几次查看这名患者的各项数据;同时,叮嘱护士要对患者的面色、神态、呼吸频率,甚至一举一动进行严密监视。

一天、两天……江晓静担心的情况始终没有出现。

突然,第5天的早上,患者的面色一下子暗了许多,呼吸频率比平时多了一倍,各项监测数据都在上蹿下跳。“窗口期”出现了!江晓静马上组织对患者进行干预,提前采取了必要的治疗,患者的呼吸慢慢平稳,面色又恢复了红润,一次危险的病情滑落被阻止了。

“在患者病情滑向悬崖之前拉住他。”这是江晓静说得最多的话。

江晓静出生在军医家庭,父母的工作态度一直影响着她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思考。

江晓静说,“如果是病人有病情变化需要去抢救,不存在我今天下了班要休息,今天是节假日,或者是现在已经是凌晨深夜了。这时候医生就应该出现,这是你应该做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