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加息”:正常跟进 中国央行更关注的还是去杠杆

亚太日报

text

隔夜美联储宣布加息之后,中国央行今日上调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

调整幅度与12月保持一致,均为上行5个基点。去年3月,中国央行在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中首次跟随加息,将OMO利率上调10个基点。

分析师的普遍观点是,中国央行的加息不仅是简单跟进美联储,同时也要考虑到国内的经济状况、政策取向和金融状况。

跟进“加息”符合市场预期,但5个基点的幅度仍然相对较小。央行方面称,OMO利率随行就市小幅上行反映了资金供求关系,可进一步收窄货币市场利率和OMO利率之差,也有利于约束非理性融资行为,稳定宏观杠杆率。

流动性方面,目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相对较高,央行今日进行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回笼1500亿元。

从政策层面看,中信证券明明团队提到,“约束非理性融资行为”的措辞,在前两次上调利率时都未出现;而且央行今日大额净回笼(两会以来最大),体现央行对目前市场过度期待利率下行以及加杠杆操作的关注。

“防风险”是“三大攻坚战”的核心,预计央行会继续维持去杠杆政策立场,兴业研究认为,“随行就市”的利率调整或成常态。

从利差角度来看,中美货币市场利率利差目前已经收窄不到100个基点。但在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后,中国央行仍然只是将OMO利率小幅上调了5个基点,上调幅度远小于美方。

九州证券邓海清认为,表明中国央行无意维持中美利差相对稳定,长期利率的中美利差也呈缩窄的走势。中国央行的主要考虑仍然是修复OMO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差异,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仍在。

在去杠杆的指引和利差方面的背景下,目前中国也已经没有了去年3月的汇率贬值压力,中国央行调整利率的考虑,将主要在于国内的经济和金融状况,也就是增长和通胀的前景。

基准利率方面,部分分析观点认为,基于2月2.9%的CPI和经济复苏的态势,中国央行可能会在年内对基准利率作出调整。

不过,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章俊提到,鉴于央行调整基准利率背后往往是需要向市场释放某种信号,如果经济基本面没有明显变化,而单纯为了跟进美联储加息而加息的话,加息本身向市场传递的信号会比较模糊。

甚至为了避免市场理解为央行货币政策主动转向紧缩,很可能还需要央行来以某种形式来向市场澄清加息的目的来淡化紧缩信号。

市场影响方面,中信明明提示,“春节以来推动市场上涨的原因不是其他,就是流动性过度宽松,在此背景下,市场甚至出现明显的加杠杆迹象“。其认为,央行在净回笼和约束非理性融资方面的态度,释放出强烈信号。

而考虑到“随行就市”或成常态,联讯证券策略团队称,市场不必谈加息而色变,重要的不是加息本身,而是加息背后的经济基本面状况。

(来源:华尔街见闻)